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7-03 04:03: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我国极地科考的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2009牟10月11日,我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 奔赴南极。此次科考,“雪龙”号先后赴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以及将所载的昆仑站科考人员和物资送达南极大陆边缘,航
?程超过3万海里,创下我国首次南极科考以来人员数量、科考任务最多的纪录。
(1)甲、乙两图分别是南北两极地区图,其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区图。


(2)关于南、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项选择)
? [? ]
?A、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
?B、一月份气温最低
? C、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
? D、大部分是海洋
? E、中心地区都是高气压
? F、风都是从四周吹向中心
(3)乙图中的C、D两国森林资源丰富,且都属于________林,F是________半岛,其西侧有许多幽深
? 的峡湾,这是由于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北极圈穿过且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
(4)位于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处的海峡是___________,该海峡在图中的宁母代号是______________。
(5)南极中山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_________。在乙图中,若由A 处沿图中直线到达C
? 处,其前进方向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层上空出现的________会给人类环境带来极大危害,主要危害有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极大陆煤炭资源丰富的事实,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北极(乙图)
(2)ACE
(3)亚寒带针叶;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侵蚀或刨蚀);美国、俄罗斯。
(4)白令海峡;B
(5)东南;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6)臭氧空洞;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损害人类健康;皮肤癌发病率增加;影响动植物
? 的生长,降低生物量,甚至造成一些生物物种的灭绝;形成光化学烟雾,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产
? 生危害,严重可导致死亡;加快橡胶制品老化,使染料褪色,缩短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的寿命?
? ? 有煤炭说明南极大陆曾经生长过森林.而目前南极地区不可能生长森林,这就意味着南极大陆当
? 时的纬度比现在的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对下列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滥伐森林?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
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④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
⑤核泄漏?⑥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滥伐森林、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属于生态破坏,其余属于环境污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对图示信息的分析,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2.目前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A.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数量不一定多于甲国
B.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每年增加的人口多于甲国
C.20世纪初,乙国死亡率高的原因为老龄人口多
D.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人口数量超过甲国
E.甲国的劳动力短缺
F.甲国城市化问题凸现
G.甲国的生态破坏加重
H.乙国的环境污染减轻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信息可推知甲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世纪末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且20世纪初甲国的“三率”均较低,所以甲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乙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出生率仍高于死亡率,人口总数仍呈上升趋势,且20世纪初乙国的“三率”均较高,所以乙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于两国的人口基数未知,所以B、D两项不能确定,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的数量也不一定多于甲国,20世纪初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再生产处于原始型。
2.结合上题分析,目前甲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人口多。乙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住房紧张、资源和环境压力大等问题。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27~28题。

小题1:下列洋流中,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
①北太平洋暖流 ②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阿拉斯加暖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  )
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有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和北赤道暖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在中低纬度影响美国西海岸的洋流主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甲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乙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

(1)据图回答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什么(4分)
(2)判断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并简述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6分)


参考答案:
(1)从环境摄取、摄食(4分)
(2)汽车尾气(2分)。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任答两点给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甲,根据箭头方向分析,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从环境摄取或通过摄食进入人体。
(2)读图乙,可以判断高速公路两侧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要降低这种污染,应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