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4:03:55
1、单选题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污染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1~5题。
1.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
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
B.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
C.水源枯竭,物种减少
D.物种减少,水土流失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
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
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
3.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 )
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②退耕还林 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 ④围湖造田 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 ⑥适度开采地下水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4.以下可以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
A.乱砍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大量开采地热? D.任意排放污水
5.下列环境问题主要不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B.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升高
C.臭氧层越来越薄
D.厄尔尼诺现象
参考答案:1.B 2.B 3.D 4.D 5.D
本题解析:第1题,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
第2题,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3题,丘陵缓坡(小于18°,我国小于25°)可以修筑梯田。
第4题,A、B、C三项活动能造成生态破坏,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第5题,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不可能是人类活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小题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循环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工业的可持续方向是清洁生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
小题1: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科技园属于乳畜业,而决定乳畜业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和饲料,农业科技园自身的种植业提供饲料,而与外界联系的只有销售环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从数十家乳制品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中发现了有毒有害物质“三聚氰胺”,举国震惊。此后人们在饮食中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下列关于绿色食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是无污染、无公害、安全的食品
B.绿色食品是在纯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食品
C.产品的包装、贮运不必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D.绿色食品的生产只能实现环境效益,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市场容量较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绿色食品是无污染、无公害、安全的食品,但不是在纯自然条件下生长的食品,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绿色食品的生产既能实现环境效益,也达到实现经济效益,市场容量较大,前景广,潜力大。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被忽视的致命“杀手”.PM2.5指数已经成为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数.
材料二:
材料三:我国四个监测点Pbl2.5月平均值与高空遥感影像欺据分析(面积%)对比
(1) PM2.5来源广泛,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根据材料二说明城市中PM2.5的主要来源有???、??、??。
(2)根据材料三,S1、S2、S3、S4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该监测点空气质量最好的原因是_?。
(3)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非的农牧过渡地带也是PM2.5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4)降低PM2.5浓度的主要措施有?、??、_?。
参考答案:(1)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每空1分)
(2)S2(1分)?植被覆盖率髙,生态环境好;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小(2分)
(3)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和土地荒漠化;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分)
(4)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淘汰大气污染严重企业;加强对大气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的监控;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等(6分,任答一点给2分)
本题解析:(1)从图中信息可知PM2.5的主要来源有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2)从图表信息可知S2? PM2.5值最小。因为林地、草地比重大。环境好。(3)北非的农牧过渡地带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4)主要措施从能源结构调整、环境治理、提高植被覆盖率、法制法规建设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11 “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45~46题。
小题1:图11中D区域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
小题2:该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①森林的大量砍伐?②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③燃煤产生的废气?④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根据图示:AB为荒漠化,C为水土流失,D为酸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酸雨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燃煤产生的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