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24:36
1、单选题 2012年11月5日至2013年4月9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开展了第29次科学考察活动,并利用天文光学望远镜获得观测数据。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大风是南极科考活动的障碍之一,下列科考站中,风力较小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东方站
【小题2】南极地区利于天文观测的主要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烈
B.有极端最低温
C.地形相对平坦
D.天气晴朗干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昆仑站海拔高,距极地高气压带近,主要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最小。其它科考站纬度较低,受极地东风带影响较大,风力较强。长城站地南极大陆最外,周围是广阔的海洋,极地东风强劲,风力最大。选C正确。
【小题2】影响天文观测的主要因素有光源污染、空气对流湍动、空气中的尘埃杂质多少、云量的多少等。南极地处地球最南端,受干扰少,没有城市光源、电磁干扰;降水少,天气晴朗干燥,云量少,晴天时间长;极夜时间长;有利于观测。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南极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下图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2013年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比较两幅图可知,a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
A.气压降低,风力变小
B.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C.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D.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小题2】据图分析,这两日b地持续雾霾天气。除了污染严重外,主要原因还有( )
A.风力小,湿度大
B.风力大,气温高
C.气压高,气温低
D.气温高,对流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两图为同一地区连续两日的气压分布图,根据等压线数值判断,甲图中a地气压低于乙图,说明气压升高。根据两图中等压线的疏密,乙图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风力变大 。
【小题2】读图,根据两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以看到乙图b地的等压线比甲图中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风力 小。图中冷锋距b地更近,空气湿度增大。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 ? | 甲(37°48′N) | 乙(36°54′N) |
| 1 月气温(℃) | 9.3 | 4.7 |
| 7 月气温(℃) | 17.1 | 25.7 |
参考答案:
(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
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
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区域比较能力,比较中美两国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强调相似性,经济因素突出制约要素而不是原因阐述。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进行比较,突出两者相似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棉花生长有利的自然条件主要强调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强调影响对象是我国,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理事象分布图能力、地理事象分布的描述和阐释能力以及形成原因的分析探究能力。本题要结合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来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部年等降水量的分布大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主要由于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而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其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因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3)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气温的分布和成因的比较分析能力,属区域比较类试题与成因探究题,从图中可知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美国30°—40°之间的大陆东西沿岸,从表中数据可知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其形成原因冬夏季明显不同,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但受西风带影响明显,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且呈南北向,使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本题为世界区域综合比较类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一小题借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考查考生区域比较能力,第二、三小题借区域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其成因考查学生对区域自然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在考纲中属中等偏上难度题,属理解层面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四个气象观测站所记录的气象资料,图中符号代表各站每月的气温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乙观测站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1.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与丁观测站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500米 B.2000米 C.3200米 D.4500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乙观测站的气象资料显示,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不可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同时各月降水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对。
【小题2】丁观测站所在地山上有终年积雪,雪线上的温度为0℃,而丁观测站夏季的温度约为27℃,根据气温垂直变化每上升1000米,温度降低6℃的规律,雪线与丁观测站的相对高度可能为4500米,D对。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判断,气候信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四种局部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