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23:55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
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数量多,规模
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
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
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下列? 、 ? 、 ? 地区(填入下列字母代号),原因是 ? ?。(5分)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 ?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5分)
参考答案:
(1)BCE(3分) 原因: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人类活动广泛且
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为滑坡和泥石流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2分,1点
1分,答2点可得满分)
(2)暴(1分) 滑坡一般发生在雨季(2分),滑坡常发生区一般为(全年、季节性)降水丰富的地区。(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分析可知,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原因主要从地形、降水量、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去分析。
(2)读图可知,雨型越大,降水量越多,发生滑坡个数越多。滑坡一般发生在降水丰富的地区,主要发生在雨季。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
(2)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10分)
(1)冲毁铁路(2分);堵塞河道(2分)。
(2)甲地(2分)。地形坡度较大(2分);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地为山谷,内部发育了河流,并有铁路通过,如果发生泥石流,巨大的特殊洪流可能冲毁铁路,大量泥沙石块堵塞河道。
(2)读图对比甲、乙两地,可以看出甲地等高线密集,地形坡度较大,而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容易形成泥石流,而乙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而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不易形成泥石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M地的旱灾频次可能为2.图中①地的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A.25次
B.30次
C.35次
D.40次
E.河流径流量小
F.受高气压控制
G.地下水位下降
H.工业用水增大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从图中可以看到,M周围的等值线数值为30,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判断出M的取值范围是30-40之间,选项中C对。A、B、D错。
2.图中①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形成伏旱天气。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造成旱灾。所以B对。7-8月份是夏季,长江进入汛期,水量大,A错。旱灾发生是因为降水少,蒸发量大,农作物需水量大造成的,地下水位变化不是主要原因。河流水量大,地下水位不一定下降,C错。工业用水量一般是稳定的,不会随着季节变化,用水量增大或减小,D错。
考点: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发生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对大气辐射的散射增强
(3)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参考答案:
B
C
D
本题解析:
图中的火山灰厚度线由中心向西北方向凸出,说明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的火山灰较与该方向垂直的附近地方厚,由此可推断出这次火山爆发时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进人大气中,大量增加了大气中的尘埃物质,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从而大大地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导致了全球气温的明显下降。
火山爆发给人类会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火山灰堆积形成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该地的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3月,一网友在网上赋诗一首:北方春旱世多见,春寒料峭几多难。万众一心牛劲现,同甘共苦齐抗旱。据此完成6~7题。
小题1:导致华北春旱多发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受高压控制
B.受单一暖气团控制
C.春季气温回升,蒸发量大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小题2:为了迅速了解旱情,首选的技术手段是
A.GPS
B.GIS
C.RS
D.WPS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
小题2: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