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23:55
1、综合题 根据下图和有关材料回答(10分)
材料一?相关机构估计,1月12日发生的海地首都太子港的7.0级大地震可能最终会造成2 5万人死亡,另统计有约30万人受伤。
材料二?海地处在热带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各月平均气温在22—28℃间,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4—10月为雨季。11月—3月为干季。气温3月至11月相对炎热,12月至2月较为凉爽。
材料三? 12月8日,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会场,一名海地代表手捂面孔。哥本哈根大会全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12月7日在丹麦召开,85个缔约国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歧严重,目前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共识,会议陷入僵局。而气候变暖带来的恶果,却已显现在贫穷和海岸小国的身上。
(1)分析海地多发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2)海地大地震与我国汶川大地震相比,地震的震级小,而人员伤亡却高出几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根据海地气候资料分析,海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同纬度的广东地区是什么气候类型?成因是什么?
(4)哥本哈根大会,与会各国在碳减排方面完全没有共识,为什么海地代表很沮丧?(2分)
参考答案:
(1)海地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海地位于太平洋(加勒比)板块和大西洋(北美板)块交界处。
(2)海地地震震中距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太子港)较近:海地的建筑较差;救援力量弱
(3)热带草原气候;广东受到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4)哥本哈根大会全名《联台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研究减少碳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大会;全球变暖导致海面上长;受到影啊最大的是岛屿国家,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海地(西五区)遭遇200年来最强地震,伤亡惨重,回答下列各题:1.当海地发生地震时,位于其附近加勒比海的船只将会出现2.当海地发生地震时,北京时间为
A.只上下颠簸
B.只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E.2010年1月13日16时53分
F.2010年1月13日19时53分
G.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
H.2010年1月12日5时53分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P)和横波(S)。纵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波速比横波快。当海地发生地震时,位于其附近加勒比海的船只将会出现只上下颠簸。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西五区的区时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所以东八区的区时=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13小时=2010年1月13日5时53分。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农业生产来说,寒潮危害最大的是
[? ]
A、早春季节
B、盛夏季节
C、早秋季节
D、寒冬季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面临严峻的考验1.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2.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A.过度放牧
B.滥捕鼠的天敌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E.喜湿鼠
F.耐旱鼠
G.耐寒鼠
H.喜温鼠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滥捕鼠的天敌,使鼠类大量繁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植被主要为草地,气候干旱,所以该鼠类应属于耐旱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