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18:02
1、单选题 下列属于北半球反气旋及其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反气旋在垂直方向气流下沉水平方向北半球气流顺时针辐散。所以②是北半球反气旋。反气旋在气压上是高压,过境前气压低过境中气压升高过境后气压降低。所以④是北半球反气旋过境时气压变化的示意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相关知识的掌握。
【知识重点】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
?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流
方向
垂直方向
上升
下沉
水平方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天气
中心
云层增厚,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对我国
的影响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夏季:长江流域的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
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蒙古高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若大气降水为100%,以前渗入地下某地区的地下水和转化为该地区的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水量分别占降水的32%和43%。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2.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气候异常,降水量显著增加
B.该地区开挖数条人工河道
C.社会经济发展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采
D.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
E.地区内空气湿度减少
F.地区内蒸腾量减少
G.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
H.地区内的地下水位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随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绿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是导致该地区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
2.因为绿地面积减少,地区内空气湿度减少、地区内蒸腾量减少、地区内的地下水位下降。不可能导致的是地区内发生洪水的频率减少,而是增加。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题导致图中A 、B 两地降水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地形,大气环流?
B.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洋流?
D.洋流,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 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 地。
(2)甲图为 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 。
(3)乙图中F处是 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 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 天气。
参考答案:
(1) 冷 , C (2分)
(2) 暖 (1分) ,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2分)
(3) 高 (1分), 北 (1分) , 晴朗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1)根据B位于锋面下,表示冷气团;受暖气团影响则气温较高。
(2)根据甲图锋面下冷气团后退运动判断,甲表示暖锋。暖锋过境后,由于暖气团代替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故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3)根据水平气流呈中心向四周的辐散,判断中心为高压。根据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高压控制由于盛行下沉气流,故天气晴朗。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北移
B.冬季南移
C.12月22日以后南移
D.6月22日以后南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A.B错;12月22日以后应北移,C错;选D正确。
考点: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