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12:49
1、单选题 下图为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人口的持续承载能力
B.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在生产人口的同时不断的开发资源,从而可以使环境容量保持不变
D.人类确定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容量影响很大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2、单选题 读右面“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数量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当人口数量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3、单选题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小题2: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
4、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自然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5、综合题 (8分)目前中国是世界番薯种植第一大国,番薯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也成为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
资料一?番薯在明朝中期从美洲引入我国,并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番薯耐旱抗涝,亩产 可达三千公斤以上,是我国明清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二 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攻关项目,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了亩产900公斤,计划在202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
资料三国家粮食局局长称,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600亿公斤以上,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