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时间:2019-06-29 15:12: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 “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人口的持续承载能力
B.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容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在生产人口的同时不断的开发资源,从而可以使环境容量保持不变
D.人类确定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容量影响很大
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右面“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当人口数量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
D.当人口数量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和读图分析能力。图示反映在最佳人口规模以内,人口规模增长则生活质量上升,而当人口规模超过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扩大,生活质量将下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小题2: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水源充足
B.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人口分布的差异应该表现为西北、东南的差异。题干告诉说“人口持续增长”,也就是说199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经过的地方到2010年人口已超过25人/平方千米,根据等值线的规律,201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西北多东南少。故选A。
小题2:据上题分析,2010年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东南人口密度应该小于25人/平方千米,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说明人类生产、生活条件更优越,水源充足、资源开发、交通便利皆有可能,而地势高峻则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应低于周边地域。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自然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b<a
C.b<a<c
D.a<c<b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木桶效应”应该取决于四类自然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中最小的,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500。
小题2: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大约为8亿—9亿;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大约为12亿—13亿;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大约为16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8分)目前中国是世界番薯种植第一大国,番薯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也成为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
资料一?番薯在明朝中期从美洲引入我国,并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番薯耐旱抗涝,亩产 可达三千公斤以上,是我国明清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二 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攻关项目,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了亩产900公斤,计划在202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
资料三国家粮食局局长称,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600亿公斤以上,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8分)


参考答案:
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加强区际联系),引进、种植新作物品种;提高科技水平,培育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文化素养,增强适度消费的意识。(8分)


本题解析: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水平、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从资源上看,要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科技水平上看,应提高科技水平,培育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消费水平上看,提高文化素养,增强适度消费的意识;从对外开放程度上看,可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加强区际联系,引进、种植新作物品种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