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时间:2019-06-29 14:08: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主创新获得最大利润是由“制造”转向“创造”的最大动力,江苏省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未出现断层。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24分)读某河口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图(图甲)和该河口东南某群岛示意图(图乙),回答问题。

(1)比较河口两侧海岸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2)针对图乙群岛的发展规划,有人建议发展以大宗物资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业,还有人建议发展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现代航空物流业,你认为哪一种建议更为合理,试阐述理由。(10分)
(3)推断沙坝推移速度的变化及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10分)
海岸的变化:北岸增长快,南岸增长慢(4分);原因:受向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2分),北岸趁机速度快,南岸趁机速度慢(4分)。
(2)(10分)建议发展以大宗物资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业(4分);
理由:岛屿多,有众多天然良港,适合发展海运(2分);靠近长三角,原材料和产品等大宗物资的运输需求大(2分);地价低,便于大宗物资的仓储(2分)。
(3)(4分)越来越快(2分);不合理人类活动导致河流上游植被破坏,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加,输送到河口地带的泥沙增多(2分)。


本题解析:
(1)读甲图,可以看到海岸的变化:北岸增长快,南岸增长慢。由乙图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岸水流速慢,泥沙堆积度快,陆地面积增长快。南岸水流速度快,侵蚀强,泥沙沉积速度慢,陆地面积增长慢。
(2)建议发展以大宗物资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业。读乙图可以看到,该地岛屿多,有众多天然良港,适合发展海运;靠近长三角地区,原材料和产品等大宗物资的运输需求大,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水平比长三角地区低,地价低,便于大宗物资的仓储。
(3)沙坝推移速度可能越来越快。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不合理人类活动增加,导致河流上游植被破坏,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加,输送到河口地带的泥沙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根据材料完成:
材料一?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
材料三?广州与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图

材料四?甲地所在省份2008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能源消费构成比重(%)
三大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
原煤
47.8
第一产业
17.8
轻工业
8.4
原油
23.9
第二产业
46.8
重工业
91.6
天然气
24.1
第三产业
35.4


水、风电
4.2




材料五?喀什经济特区,来自新疆地区代表在2010年两会正式提交的设立提案,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
(1)据图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4分)
(2)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2分)
(3)简要分析说明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及原因。(4分)
(4)图乙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6分)
(5)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参考答案:(1)甲地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2分)乙地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2分)
(2)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2分)
(3)广州夏秋盈余,冬季亏损;夏秋季受夏季风、台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冬季降水少,纬度低蒸发量大,出现水分不足。(2分)阿克苏全年水分不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稀少。(2分)
(4)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劳动力丰富;地价较低;是我国著名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任答三点得3分)
喀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维吾尔族的发源地;喀什水土光热、旅游、矿产、石油天然气、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喀什周边接壤国家最多,具有 “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喀什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中亚、南亚各国特别希望加强与中国经济合作,喀什又是内地投资者进入中亚、南亚市场的便利之地;南疆铁路贯通、航空口岸开放,喀什成为中国进入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国际大道,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更显突出。(任答三点得3分)
(5)能源消费以污染重的化石燃料为主,应发展以风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耗能大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应大力发展耗能少的第三产业;耗能污染大的重工业比重大,应大力发展耗能少、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工业。(答出两点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由图9可以推断,该区域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小题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就业情况与工业的关系,剩余劳动力越多,说明工业越不发达。所以T0~T1阶段工业不发达,A错;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较少,B错;T2之后工业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D错;而T1~T2就属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
小题2:根据甲、乙两类企业平均工资状况可以判断出:甲类企业技术含量低于乙类企业,B对。既然甲类企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产业升级的原理,则属于被调整的对象。而乙类企业应该属于大力引进的企业,进入时间晚,C错;而且附加值高,D错。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两类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劳动力和工资的变化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阿尔金山的走向为?
(2)乙图中重庆与贵阳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330千米
C.400千米
D.430千米
(3)填表回答:①、②两大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
典型的地貌类型
主要地质作用

?
?

?
?
?(4)试比较图中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
?
?
B
?
?
?


参考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2)B?(3)
?
典型的地貌类型
主要地质作用

风积地貌(沙漠、沙丘)
风力沉积地貌

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流水溶蚀(流水侵蚀)作用
?(4)
?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
冰雪融水

B
雨水(大气降水)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1)利用经纬网的方向。(2)利用经线的距离,重庆和贵阳的距离在图上约与经线上3个纬度距离相当,故计算3*111KM。(3)结合经纬度和周边的重要地理事物,如山脉、城市等判断①表示塔里木盆地;②表示云高高原。(4)A表示塔里木河,主要以冰川融水为补给;B表示长江,主要以降水补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