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9-06-29 14:08:5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萍乡工业以1898年安源煤矿的开办为标志,属我国最老的工矿城市之一。读下图(图7)与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萍乡附近地区地图

材料二:被誉为“江南煤都”的萍乡,已探明煤炭资源可开采量为4.01亿吨,经过100多年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后,现已累计开采原煤2.8亿吨,剩余可开采储量中近四成为劣质煤,且基本处于地层深部。
材料三:多年来,萍乡主要工业产品都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原煤、焦炭、水泥、陶瓷、玻璃、钢铁等。
材料四: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萍乡市位于_____省西部,该市与宜春市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_ 。 (4分)
(2)甲图所示区域的最大相对高度为______ 。乙图中E河的大致流向为? ______ 。(4分)
(3)该市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最主要阻力是__________ ,近年来,该市煤炭工业的发展呈现下滑的主要阻力是? ___________?。(4分)
(4)请列举该市在发展煤炭工业中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8分)
(5)除煤炭资源外,该市还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6分)
(6)该市拟在乙图中A、B、C、D四地中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是________ ,简述你判断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6分)
(7)甲图所示区域发展种植业突出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
(1)江西? 65千米左右(4分)?
(2)1300-2000米?自北向南(4分)
(3)交通不便(地形崎岖)(2分)?资源枯竭 (2分)?
(4)①煤矸石、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污染,②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酸雨,③地下水位下降,④地面沉降,⑤水土流失,⑥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⑦导致红色荒漠化。(每答对1点得2分,答对4点即可得到满分8分)?
(5)铁矿、石灰岩、石英岩、陶土矿 (每答对1点得2分,对3点即可得到满分6分)
(6)C?附近有公园,环境优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靠近铁路,交通便利。(6分)
(7)地形崎岖,平地少;红壤贫瘠;夏季的洪涝与伏旱等(每答对1点得2分,共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1年12月4日,纵贯蜀黔桂、我国西部连接三省会的第一条跨省区高标准西南公路出海通道全线贯通。它的建成是落实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决策的重要措施,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更为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据此回答30-31题。
小题1:西南公路出海通道,由北向南途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是(?)?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江南丘陵
B.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
C.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
D.成都平原横断山脉珠江三角洲
小题2:西南出海通道纵贯西南,通江达海,这里的“江”和“海”具体是指(?)?
A.雅鲁藏布江南海
B.澜沧江东海
C.长江南海
D.珠江东海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主要考查了我国的地形分布。西南公路出海通道,由北向南途经的主要地形区依次是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
小题2:西南出海通道纵贯西南,通江达海,这里的“江”和“海”具体是指长江和南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江南地区的河流主要为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径流量与降水成正相关,江南地区5月即进入雨季,河流进入汛期,①图7月以后才进入汛期,不可能是江南的河流;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7、8为雨季,河流进入汛期,②对;东北地区的河流有两次汛期,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7、8月份降水形成夏汛,③对;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川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小,冬季结冰,呈现断流,④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市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结构演变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目前该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C.该市应加快第一产业发展,提高第一产业比重和产值
D.该市应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小题2:目前,该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困境。对此,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B.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目前我国东部城市基本上是总产值不断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由此可以推断出图中甲代表全市生产总值,乙代表第三产业,丙代表第二产业,丁代表第一产业。由图可知,该市已由第一产业为主转化为第二产业为主,A错;该市产业结构仍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B错;该市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不是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比重和产值,C错D对。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可以跨区域调配,A对,需要引进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提高土地价格,在现实中均不可取,排除B、D两项,本市应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是第一产业,C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

小题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小题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小题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3:D


本题解析:
此图横轴表示不同年份,纵轴表示产业重心的经纬度,也就是产业重心随着年代的不同产生的转移。
第1题从左图看①向西,②向东,③有向西的趋势。从右图看①向南,②向南,③有向北的趋势,综合来看,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因此可以确定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优势应该在中部,而第二产业应该有明显的向西。所以确定①为第二产业,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一产业。故选B。
第2题从曲线起伏趋势可以判断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故选C。
第3题将左右图合并画成经纬网图描点可以得出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即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向北。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