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9:53
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尼罗河的支流青尼罗河因含沙量大而得名,根据图中信息,简述其含沙量大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甲地气候高温少雨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该河流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1分)雨季降水集中。(1分)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或河流落差大),(1分)流水侵蚀作用强。(1分)
(2)地处低纬,(1分)太阳辐射强,气温高;(1分)夏季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与海岸平行),(1分)气流干燥;(1分)沿岸有离岸洋流,(1分)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本题解析:
(1)青尼罗河主要流经东非高原,由于这里地势高,形成了然带草原气候;通过图例还可以得出,这里地势起伏大,因而河流泥沙含量大。
(2)甲地区位于索马里半岛东南沿海地区,这里地势低,盛行离岸风,气候干旱,加之沿岸寒流的减湿作用明显,就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跨国公司研发部和分支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小题1:若弧ABC为晨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B.②地盛行西南风
C.③地气温达到一年中最低
D.④地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小题2:若该跨国公司所有机构的工作时间均为当地时间9时至17时,为了缩短某种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使总部与部分分支机构实现不间断接力研发。则合理的接力研发流程为(?)
A.总部—④—①—总部
B.总部—⑤—②—总部
C.总部—⑤—③—总部
D.总部—③—⑤—总部
小题3:与总部气候特征最为相似的分支机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⑤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分)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相应位置用文字填出日本海。(2分)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2分)
(3)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2分)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4)气候类型名称?① ??③ ?(4分)
(5)简要分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20分)
(1)日本海位置如下图所示(2分)
(2)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分)
(3)C(2分)
(4)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4分).
(5)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使得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10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日本海的地理位置。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东部的边界由北起为库页岛、日本列岛的北海道、本州和九州;西边的边界是欧亚大陆的俄罗斯;南部的边界是朝鲜半岛。在图中相应位置如下图所示:
第(2)题,因为日本自己自然资源匮乏,只能依靠进口煤,原油,铁矿,和有色金属。这些资源的运输自然是海运最便宜。(运输成本:空运>公路>铁路>河运>海运)。所以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第(3)题,日本位于亚洲东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3 900多个岛屿组成。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九州、本州、北海道纬度位置依次升高,热量条件变差,因此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开花时间延迟。
第(4)题,①、③都位于我国的热带季风区,根据热量带分析,气候类型名称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③为热带季风气候。
第(5)题,本题考查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河流的影响。中南半岛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南部以平原为主。这种地形使得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北部流速快,南部流速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但试题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日本及中南半岛的地理环境特征,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日本工业沿海分布的原因,及中南半岛的农作物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河水系略图,完成下列问題。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沼泽分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较少
B.落差较大
C.下渗严重
D.蒸发较少
小题2:与福斯相比,科连特斯
A.流量大,汛期开始早
B.流量小,汛期开始晚
C.流量大,汛期结束晚
D.流量小,汛期结束早
参考答案:
小题1:B ?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结合实地情况来分析问题。依据经度向东减小,可知为西经;依据纬度向南增大,可知为南纬。陆地东侧为大西洋,故此地应位于南美洲大陆东岸。根据纬度可知当地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沼泽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乙河流域上游和科连特斯附近,说明此处地势较周边低洼。在甲河上有较多的瀑布,且距离较近,表明该河流经处地势起伏较大。再根据沼泽形成的原因来分析甲地沼泽分布少的原因。依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可知甲河与乙河之间有分水岭,且为南北走向,故甲处位于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应降水较多,故A错。下渗情况没有明显资料故无法进行比较。若甲处蒸发少,则地表水会丰富,应容易形成沼泽,与题干要求不符,故D错。结合瀑布的分布,可知甲处地势起伏大,不宜形成沼泽。故B正确。
小题2:根据图中两城市在河流上的位置:福斯在甲河下游部分,科连特斯在甲河与乙河的交汇处附近,福斯在科连特斯的上游。故影响福斯的河流径流量受甲河流域影响,影响科连特斯的河流径流量受甲乙两河流域影响。从流量上看,下游处的科连特斯应大于福斯。从汛期开始的早晚来看,因甲河更靠近海洋,又处于迎风坡,故甲河汛期开始早,乙河开始晚,而科连特斯处受甲乙两河的影响,故科连特斯的汛期结束晚于上游处只在甲河上的福斯。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非洲及西亚部分地区图”(图中等值线为年太阳辐射量),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处是非洲最大的海湾____? ______ ,图中B处是素有“非洲之角”之称的___? __?半岛;非洲北部和西亚地区都属于_________ 人种,同属于____? ___民族;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都属于_________ 人种。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位于非洲的__________部。①地所处纬度较低,但年太阳辐射量最少,其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
(3)下列世界各地区中与图中②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基本相同的是(?)
A.恒河三角洲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西欧平原
(4)图示区域中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 _______? _____?,
造成该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参考答案:(1)几内亚湾?索马里?白色?阿拉伯?黑色?(各1分,5分)
(2)东北(1分)?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2分)
(3)C(1分)
(4)土地沙漠化,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3分)
本题解析:(1)结合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表示非洲赤道西侧的几内亚湾;B位于非洲东部的索马里半岛;西亚和北非的居民以阿拉伯民族为主,其人种属于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人的故乡。(2)根据图示的等值线分布判断,非洲的东北部太阳辐射最强,①位于刚果盆地,主要从其气候类型和天气状况分析对太阳辐射的影响。(3)②地区以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故与印度河平原的塔尔沙漠地区的自然条件基本相同。(4)图示地区位于非洲北部,干旱气候广布,故由于人口增长快,植被的破坏等导致了土地荒漠化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和等值线的分布读图,并结合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等内容分析,对于区域的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学会知识迁移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