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9:53
1、综合题 2009年10月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国际奥委会投票中,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击败美国芝加哥、西班牙马德里、日本东京,获得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说明里约热内卢相对于其他三城市地理位置的独特性。(2分)
(2)简述巴西相对于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4分)
材料二?巴西虽身为石油大国,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也很强。以2009年为例,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总量的45.8%(其中生物质能源占31.8%,水能占14%)。
材料三?巴西地图A和巴西地图B
(3)据图文信息材料,简析巴西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美国;
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3)原因:巴西甘蔗等生物能源原料充足;巴西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影响: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减轻环境污染。
本题解析:
(1)联系对地理位置描述,从图示可以判断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而其它三城市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2)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所以巴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美国;而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3)巴西的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主要是甘蔗,读图可知,巴西的气候湿热,地势平坦,所以甘蔗的种植面积广,甘蔗的产量丰富;巴西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的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少,废弃物较少,而水能为清洁能源,所以巴西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减轻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分析甲地夏季降水多的原因。(4分)
(2)分析乙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夏季西南风从海洋上来,湿润;迎风坡降水多;暖流增温增湿。
(2)纬度低,居内陆;地势低平;气候干旱;荒漠为主;土壤干燥。
(3)地形起伏大;劳动力种植经验少;科技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非洲几内亚湾沿岸。读图例可知,夏季这里盛行西南风,甲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带有大量湿热水汽的西南风在甲处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暖流增温增湿。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甲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多雨。
(2)结合图例看,可以看出乙地以荒漠为主,乙北面有20°N纬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乙地居于内陆,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少。所以气候干旱,土壤干燥。从等高线分布看,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
(3)读图,根据图中N地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等高线密集,且弯曲较多,说明地形起伏大。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精耕细作,这里不是水稻产区,劳动力种植经验少。水稻生产要求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灌水、排水方便。非洲尼日利亚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分别是? ( )
A.印度、澳大利亚
B.埃及、巴西
C.印度、巴西
D.埃及、澳大利亚
小题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 )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埃及尼罗河河口。乙位于 澳大利亚。
小题1:A项埃及不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错误。B项埃及位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航运要道;错误。C项由于两国都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西岸,故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正确。D项澳大利亚并没有纵贯南北的大河;错误。
小题1:埃及尼罗河沿岸,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适于长绒棉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0年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先后访问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出席了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仪式,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出席世博会俄罗斯国家馆日活动。据此回答10~11题。
小题1:在梅德韦杰夫访问期间,莫斯科和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相同的现象是( )
A.正午物体影子逐渐变短
B.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盛行西北风
D.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2:在俄罗斯国家馆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理现象分析。
小题1:访问时间为9月26—28日,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四城市均位于北半球,故都出现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D项正确。
小题2:四图反映的景观依次为:A: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B表示印度泰姬陵;C表示俄罗斯红场;D表示美国白宫。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3分)阅读世界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左图)和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分布着草场资源,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
(2)分析图兰平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4分)
(3)20世纪50年代,在咸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读右图,阐述甲地在图示两天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异同,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A地分布着草原主要因为该地是丘陵地形,西风受地形阻挡,将水较多;(1分)地势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少;(1分)
(2)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较远,降水较少,光照强;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该地常规能源(石油)丰富;(,答出2点即可)太阳能利用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达,能量不密集等缺点;工业落后,能源需求量小。(答出2点即可)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2分)。
(4)同: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1分)异: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1分)。原因: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1分);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1分);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A地位于哈萨克丘陵地区,西风在这里受地形阻降水较多。地势、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少,水分条件相对较好,草场资源分布广。
(2)读图,图兰平原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较远,降水较少,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图中所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夏季白昼时间长,也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该地常规能源(石油)丰富;工业落后,能源需求量小。太阳能能量不密集,利用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导致开发利用较少。
(3)咸海附近地区主要是图兰平原,位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燥,大规模垦荒,势必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
(4)读右图,可以看到,两日内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但是第一天变化幅度明显大于第二天。
原因:甲地位于内陆地区,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流量随气温而变化。第一天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流流量大,夜晚气温低,流量小,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第二天可能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