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9 13:59: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09年10月2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国际奥委会投票中,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击败美国芝加哥、西班牙马德里、日本东京,获得第31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说明里约热内卢相对于其他三城市地理位置的独特性。(2分)
(2)简述巴西相对于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城市化进程的不同。(4分)
材料二?巴西虽身为石油大国,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也很强。以2009年为例,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总量的45.8%(其中生物质能源占31.8%,水能占14%)。
材料三?巴西地图A和巴西地图B

(3)据图文信息材料,简析巴西可再生能源供应能力强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美国;
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3)原因:巴西甘蔗等生物能源原料充足;巴西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影响: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减轻环境污染。


本题解析:
(1)联系对地理位置描述,从图示可以判断里约热内卢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而其它三城市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2)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所以巴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美国;而城市化进程表现为 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
(3)巴西的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主要是甘蔗,读图可知,巴西的气候湿热,地势平坦,所以甘蔗的种植面积广,甘蔗的产量丰富;巴西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生物质能源的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少,废弃物较少,而水能为清洁能源,所以巴西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减轻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分析甲地夏季降水多的原因。(4分)
(2)分析乙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5分)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4分)


参考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夏季西南风从海洋上来,湿润;迎风坡降水多;暖流增温增湿。
(2)纬度低,居内陆;地势低平;气候干旱;荒漠为主;土壤干燥。
(3)地形起伏大;劳动力种植经验少;科技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非洲几内亚湾沿岸。读图例可知,夏季这里盛行西南风,甲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带有大量湿热水汽的西南风在甲处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暖流增温增湿。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甲地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多雨。
(2)结合图例看,可以看出乙地以荒漠为主,乙北面有20°N纬线,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乙地居于内陆,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少。所以气候干旱,土壤干燥。从等高线分布看,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
(3)读图,根据图中N地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等高线密集,且弯曲较多,说明地形起伏大。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精耕细作,这里不是水稻产区,劳动力种植经验少。水稻生产要求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灌水、排水方便。非洲尼日利亚是发展中国家,科技落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分别是? (  )
A.印度、澳大利亚
B.埃及、巴西
C.印度、巴西
D.埃及、澳大利亚
小题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  )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小题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埃及尼罗河河口。乙位于 澳大利亚。
小题1:A项埃及不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错误。B项埃及位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航运要道;错误。C项由于两国都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或西岸,故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正确。D项澳大利亚并没有纵贯南北的大河;错误。
小题1:埃及尼罗河沿岸,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适于长绒棉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0年9月26日至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先后访问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共同出席了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仪式,两国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并出席世博会俄罗斯国家馆日活动。据此回答10~11题。
小题1:在梅德韦杰夫访问期间,莫斯科和我国大连、北京和上海相同的现象是(  )
A.正午物体影子逐渐变短
B.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盛行西北风
D.昼渐短,夜渐长
小题2:在俄罗斯国家馆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理现象分析。
小题1:访问时间为9月26—28日,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四城市均位于北半球,故都出现昼短夜长,且昼变短,夜变长。D项正确。
小题2:四图反映的景观依次为:A: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B表示印度泰姬陵;C表示俄罗斯红场;D表示美国白宫。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3分)阅读世界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左图)和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地分布着草场资源,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
(2)分析图兰平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4分)
(3)20世纪50年代,在咸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读右图,阐述甲地在图示两天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异同,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A地分布着草原主要因为该地是丘陵地形,西风受地形阻挡,将水较多;(1分)地势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少;(1分)
(2)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较远,降水较少,光照强;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该地常规能源(石油)丰富;(,答出2点即可)太阳能利用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达,能量不密集等缺点;工业落后,能源需求量小。(答出2点即可)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2分)。
(4)同: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1分)异: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1分)。原因: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1分);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1分);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A地位于哈萨克丘陵地区,西风在这里受地形阻降水较多。地势、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少,水分条件相对较好,草场资源分布广。
(2)读图,图兰平原深居大陆内部,距海洋较远,降水较少,光照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图中所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夏季白昼时间长,也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该地常规能源(石油)丰富;工业落后,能源需求量小。太阳能能量不密集,利用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导致开发利用较少。
(3)咸海附近地区主要是图兰平原,位于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燥,大规模垦荒,势必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导致土地退化,荒漠化加剧,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
(4)读右图,可以看到,两日内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但是第一天变化幅度明显大于第二天。
原因:甲地位于内陆地区,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流量随气温而变化。第一天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多,河流流量大,夜晚气温低,流量小,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第二天可能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