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8:49
1、填空题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________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软流层 岩石圈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
地壳
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厚度约3400Km,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地球内部圈层由外向里依次是:
A.地幔、地壳、地核
B.地核、地幔、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把地球内部从外向里分层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分布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经过一年多的沉寂,2009年第一个大黑子群终于出现。从青岛观象台了解到,6月1日当天共观测到9颗黑子,6月2日有12颗黑子,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太阳黑子活动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回答1—2题。1.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太阳黑子活动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预示着
A.黑子区域是太阳表面的较低温区域
B.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高
C.黑子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尘埃
D.黑子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
E.全球温度降低
F.太阳耀斑也进入新一轮高峰周期
G.太阳耀斑将进入新一轮平静周期
H.显著改变世界植被分布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概况。
1.黑子是发生于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因其局部的温度较周边地区低,故看起来较暗,其实“黑子并不黑”,A项正确。
2.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活动一般随黑子数的变化而变化,即太阳黑子活动进入高峰期,耀斑活动也进入高峰期。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代表地壳的是2.如果图中海上发生地震,海面轮船上的人感觉到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E.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F.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G.上下颠簸
H.左右摇晃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地壳的范围为莫霍界面以上,故图示为①②区域。
2.根据横波无法在液体中传播,故海面轮船上的人只会感觉上下颠簸,而不会感觉左右摇晃。
考点: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内部结构的划分依据和横波、纵波的传播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1月份均温分布图”。据图完成题。
1.该岛东部降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2.该岛东部的自然带是
A.东南季风和寒流
B.赤道低气压、东南信风和暖流
C.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
D.东南信风、地形抬升和暖流
E.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F.热带草原带
G.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H.热带雨林带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降水丰富的原因主要有:?纬度低 ②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
③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④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加湿。
2.该岛东部由于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对应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
考点:本题考查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考查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来考查地理环境非地带性差异规律。
?
成因
分布规律
分布
典例
图示
地带性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划分
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伸展,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20°E经线,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
3?
2
1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伸展.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更替
?
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沿悔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为森林带一草原带一荒漠带
?
?
1
?
2
?
3
垂直地域规律
?
高山地区从
山麓到山顶
水热状况的
垂直变化
?
各自然带大致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水平)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
?
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
?
?
?
非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
?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显著的地区
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沙漠中的绿洲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