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8:49
1、多选题 下列选项中,全部是围绕非洲的地理事物是
A.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好望角
B.达达尼尔海峡—地中海—红海—亚丁湾—好望角
C.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
D.几内亚湾—地中海—红海—莫桑比克海峡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与亚欧大陆之间,不围绕非洲,A错误;达达尼尔海峡为土耳其海峡的一部分,位于亚欧之间,B错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亚丁湾和几内亚湾—地中海—红海—莫桑比克海峡都是围绕非洲的地理事物。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无图考图题,学生只要掌握世界的海陆分布。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地图读图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问题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2.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A.23026′
B.450
C.66024′
D.900
E.北方平原多
F.北方冬季白昼短
G.南方湿润
H.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概念。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冬至日该地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影子长短有关,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地区,正午影子较南方长,所以楼房之间的距离应该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第34届达喀尔拉力赛于2012年1月在秘鲁、智利和阿根廷三国举行。读图完成题。
1.选手沿途遇到的最多“险境”是2.关于图中西海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繁密雨林
B.干热荒漠
C.泥泞沼泽
D.冰天雪地
E.流向由低纬到高纬
F.增加了沿岸冷湿程度
G.使表层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H.使沿岸地区水循环更加活跃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赛程位于南美洲10°S~40°S的大陆西岸,主要属于中低纬度地区,没有冰天雪地的险境,也没有经过热带雨林气候区,沿途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少,没有明显的泥泞沼泽地。
2.根据全球洋流分布,图示西海岸的洋流应为秘鲁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减弱沿岸地区的水循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洋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准确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洋流分布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洋流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下面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球内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④为岩石圈
B.M为古登堡界面
C.软流层是地震的发源地
D.地幔的物质状态是固态
【小题2】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上地幔顶部)和地壳,由岩石构成,图中所指②和③为岩石圈,A错误;M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是莫荷界面,B错误;地震的发源地为地壳,不是在软流层中,C错误;地幔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所以D项正确。
【小题2】自然环境四大圈层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的自然环境。水圈是渗透于其他三大圈层中的,A错误;图中①指大气圈的主要部分,在大气层中,对流层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高层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C说法错误;根据图示很明显,在②圈层中(地壳),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D错误;生物圈是渗透于其他圈层中的,B正确。
考点:地球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海域等水温线分布图,完成问题
1.此时,甲附近海域洋流性质和海水流向分别是2.图示时期甲处的盛行风向为3.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流,向高纬流
B.暖流,向高纬流
C.寒流,向低纬流
D.暖流,向低纬流
E.东南信风
F.东北信风
G.东北季风
H.西南季风
I.甲处海域多雾天
G.甲附近海岸为雨林景观
甲以西陆地降水量东多西少
甲所在半球南北温差较大
参考答案:1. C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及洋流分布。
1.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非洲东部;图示甲处等温线较周围海域低,判断受寒流影响。
2.结合等温线的分布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故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形成西南季风。
3.图示季节,甲附近海洋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气湿度较大,而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故容易形成雾。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