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47:03
1、单选题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题。
1.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2.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3.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E.人为热排放
F.城市建筑密度
G.工业活动
H.纬度差异
I.①
G.②
③
④
参考答案:1. B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乙两图所表天津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都是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由甲图可以看出城市中心与郊区温度相差3度;乙图城市中心温度与郊区相差6.5度;相比两图的等温线,也可看出乙图城市中心区的更密集,也说明“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2.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增加,城市中心存在“热岛效应”。导致“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多、建筑密集、工业生产活动多、交通影响等造成的人为热排放多,与纬度无关。
3.温度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气压;温度低的地方,空气集聚,地面形成高气压。由此可知图中O为低压,M、N为高压,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热岛效应”及热力环流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①太阳辐射、②地面吸收、③地面辐射、④大气削弱、⑤大气逆辐射,其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②④⑤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分析该城市该月的盛行风向主要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小题2: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甲乙丙丁四图中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若该地气温由甲图逐渐演变到丁图所示状态,则造成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锋面气旋过境
B.冷锋过境
C.连续阴雨
D.台风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污染物的扩散方向判断,污染物吹向东北方向,该地盛行风是西南风,B对。A、C、D错。
小题2:在逆温情况下,大气污染更严重,读四幅图,正常情况是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达不到0.6度,或海拔升高气温也升高都为逆温现象,逆温越强,空气越稳定,污染越严重。图丙的逆温现象最严重,所以污染最重,C对。A、B、D错。
小题3:读图,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该地先是近地面出现逆温,然后范围升高,最后近地面逆温消除,逆温保留在中间空间。也就是说,下面有冷空气,然后冷空气影响的高度扩大,最后冷空气过去,所以是冷锋过境的天气,B对。A、C、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小题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6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塑料薄膜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基本上是透明的,削弱的很少,而大棚内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塑料大棚阻碍长波辐射,因此,大棚内热量不易散失,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故A正确;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对塑料大棚通风,调节空气湿度、土壤的水分和气体成份。
小题2:由于大棚内温度比外界高,一旦大棚的门打开,里面的热空气从上面流出,外面的冷空气从下面流进,形成如图A的空气流动模式,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