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受热过程》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3:47: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箭头说法正确的是(? )

①a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摩擦力,它不影响风速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图示a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b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c与风向相垂直,为地转偏向力,且面对风向向右偏,故①④正确。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风的三个力的基本特征和对风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题。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2.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④辐射的主要是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③——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D.④——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E.水汽和氧气
F.氮气和水汽
G.二氧化碳和水汽
H.氧气和氮气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为主;②——是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增强;④——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正确答案选D。
2.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④(地面辐射——长波辐射))辐射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汽。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图1-5或图1-6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同时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3年10月7日1时15分,强台风“菲特”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镇沿海登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图各天气系统中表示台风的是

小题2:受该天气系统影响,主要天气特点是
A.高温晴朗
B.低温晴朗
C.阴雨连绵
D.狂风暴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台风属于热带气旋;而图A、B都是锋面天气;图C为反气旋。故选D。
小题2:台风因风力大,中心附近的气流旋转上升,所以表现的天气特点为狂风暴雨。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D、C两处相比处_____________气温较高,__________处气压较高。A、D两处相比,白天_______
? ______处气温较高,夜晚则___________处气温较高。
(2)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数字代号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 ,
?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3)若该锋面形成了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这时,影响亚洲的主要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东部和西南地区分别盛行________________季风和_______________季风。


参考答案:(1)D;C; A; D
(2)冷锋;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云层反射
(3)亚洲低压;东南;西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能(?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D.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地面,故对地面起了保温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