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35:52
1、综合题 (20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 “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水平,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
(5)美国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现象严重,分析其今后发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英国?美国?日本?逆城市化现象(4分)
原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6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
(2)BC(1分)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1)?(4)后期?中期(加速)(2分)
(5)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6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
本题解析:
(1)材料一所述现象是郊区城市化到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阶段,主要是因为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距离,城市内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导致人口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这种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等
(2)结合前面分析,逆城市化是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所以BC对。逆城市化不是生产力的倒退,也没有城市人口转变为农业人口,A、D错。
(3)城市化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4)城市化初期是缓慢增长,中期城市化发展处于(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 快,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更高,增长较慢。
(5)针对洛杉矶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可以采取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等措施。城市“空心”严重,是老城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差造成的,所以要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是( ?)
A.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医疗水平和控制人口的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共同决定。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 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
材料二:见下图。
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
(1) 在各大洲中,出生率最高的是________,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_。(2分)
(2) 根据材料一判断,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第________阶段,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的特征是?。(2分)
(3) 从人口方面看,我国存在人口数量________、人口素质________、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2分)
参考答案:
(1) 非洲?欧洲
(2)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大?低
本题解析:
(1)由材料二可以判断,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2)由材料中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可以判断,2009年我国人口进入第三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的特征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3)分析了我国人口的现状。我国存在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及我国的人口现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的双重压力,人口问题日渐突出。结合下图,完成下题。
依据材料和图示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双重压力主要是指
A.婴幼儿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过低
B.人口数量过大和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人口比重过大和人口素质偏低
D.自然增长率过高和人口老龄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读图可以看到,我国婴幼儿人口比重在下降,不会是人口问题压力突出的主要原因,A错。我国的人口总量在持续增加,老龄人口占的比重不断增大,使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和人口总量过多双重压力,B对。图中数据不能显示出人口素质高低,C错。婴幼儿比重下降,自然增长率不会过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是“三低”模式,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四国中人口再生产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符合③类型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老龄化人口比重小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城市化速度快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小题1:现代型人口增长的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故③符合。
小题2:图示③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判断为发达国家,则经济发展水平高,老龄化人比重较大,城市化速度慢。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