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48:30
1、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22分)
(1)分析R河在图中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
(2)请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甲区的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6分)
(3)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6分)
(4)图示地区水资源短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水土流失严重(2分) ;轮荒、露天开矿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植被破坏(4分)
各占2分;
(2)甲区域为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6分)
各两分;
(3)春季;(1分)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3分)
任选3个得3分;
(4)流量变小,(2分)原因:MN河段为地上河,流域面积小,少支流汇入和地下水补给;沿途下渗和人为用水使流量变小。(4分)
任选2个得4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R河的经纬度及其河道弯曲状况可知,该河是黄河,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为我国的黄土高原,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过度垦荒、开矿等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等。
(2)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变化、弯曲状况及其甲区域的形态可知,该地地貌形态为冲积扇,由图可知该河流上游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形坡度大,流水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流速变缓,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部分挟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3)评价河流的流量变化一般为大小两方面,主要受河流的补给条件、引水量等方面分析原因。黄河自M至N河段流量变小,主要是由于MN河段为地上河,流域面积小,少支流汇入和地下水补给;沿途下渗和人为用水使流量变小。
(4)缓解水资源短缺一般从开源与节流两大方面考虑,只要建议合理即可。从开源上来说有上游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从节流方面来说减少浪费,防止水污染,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率,加强对工业废水处理等。
考点:该题考查地貌类型、河流水文特征及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为“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晨线的组合图”,读后回答6—7题:
【小题1】该地区 ( )
A.位于南半球
B.该日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有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小题2】此时下列发生的现象中,可能的是 ( )
A.南部非洲的草原一片葱绿
B.塔里木河正值枯水季
C.长江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综合分析。
【小题1】结合图中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则根据晨线的分布,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判断为北半球夏季,故B项正确。
【小题2】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A项南部非洲此时为冬季,故草木枯黄;错误。B项塔里木河夏季为汛期;错误。C项长江河口盐度受长江流量的影响,夏季长江流量大,故入海径流量大,河口盐度较低;错误。D项北印度洋此时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海水自西向东流,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
E.199<h<200
F.289<h<290
G.299<h<300
H.300<h<301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可河流可知该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北高东南低,H在山脊上,应可见G地,A错;图中H海拔为300米,G为100米,B错;从该地气候资料可知年降水量小于1600,年均温22℃以下,不是热带雨林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错;该地区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林,D正确。
2.图中H海拔为300米 ,城镇的海拔应小于100米大于0米,所以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最大值应为299<h<300,选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图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经纬网简图,已知M地以西和N地以东均为陆地,判断各题。
1.M地附近的洋流是2.N地附近的山脉是
A.日本暖流
B.秘鲁寒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E.落基山脉
F.安第斯山脉
G.大分水岭
H.太行山脉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1.根据M地以西和N地以东均为陆地判断MN之间为北太平,所M地附近的洋流为日本暖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N地位于美国西海岸,为落基山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的各种水体处于孤立的、静止的状态
B.地球表层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圈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D.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不包含岩石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和人类关系密切的四大圈层。水圈是由地球上各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动态圈层,故A错;生物圈不仅仅是地球表层所有生物构成的圈层,还包含这些生物所生产的环境,故B错;C选项正确;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圈层为: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故D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