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48:30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东部的地貌过程中最明显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西部山脉的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东部地貌为河流流出山口处的冲积扇,该地位于台湾省东部,河流的汛期在夏季,沉积作用最明显。
【小题2】西部山脉为台湾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考点:本题考查特殊等高线图的判读和区域空间定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一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小题2】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1月 B.北半球的7月
C.南半球的2月 D扁半球的8月
【小题3】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的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因此,20<P<24或12<P<16,因此答案选择B。
【小题2】根据等温线,该区域属于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于陆地,那么应该是南半球的夏季。
【小题3】N地位于30°S-40°S大陆的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M地位于40°S-60°S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降水偏多。海滨浴场应该选择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的N地。
考点:等值线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
A.M河段
B.N河段
C.H河段
D.R河段
【小题2】古人拣玉,通常至上游向下游行进,同时背向太阳,拣玉最佳时间可能是( )
A.早晨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古人采玉主要是在河床捡。在山区水流落差大,流速快,石块会被水流冲走,不可能在H、R河段,C、D错。河流出山口处,比较重的玉石或石块会先沉积下来,N河段可能捡到,B对。M河段距山麓太远,水流变缓后,不可能携带重的石块沉积在这里,A错。
【小题2】读图,山麓地带河流流向是自南向北流,图示位于北温带,自上游向下游行进,正好是背对太阳,所以拣玉的最佳时间是正午,B对。
考点:河流沉积作用的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B地区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2.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影响
B.大气环流影响
C.人类活动影响
D.下垫面影响
E.该区域属于我国的季风区,旱涝灾害十分严重
F.该区域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
G.该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H.该地区是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分布判断,B地区等温线向南凸出,B处气温较同纬度地区较低。根据经纬网定位,B附近为大兴安岭,受地形海拔影响,气温较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本题考查区位条件分析,通过图中的经纬网和国界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向内蒙古过渡区域,是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以下各小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E.400米
F.150米
G.278米
H.199米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图。第7题,河流自高处向低处流,(由于图中没有指向标,故用默认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确定河流流向。
2.第8题,读图显示陡崖底部的海拔300---400M,陡崖顶部的海拔600—700M,故计算高差范围200---400M。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