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38:42
1、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是平原还是山区都应大力发展种植业
B.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是改造地形的结果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D.自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决定农业区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对本课重点内容之一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考查。首先,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中如气候、地形、土壤等均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于发展林牧业,如果气候、土壤适宜,坡度较小,山区也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等,其中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可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其次,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基础,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类可通过技术改革或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升高到4000米,是培育良种、技术改造、适应自然的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8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2.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小题2: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小题3: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酸性土壤改良?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根据图中的纬度28°N和经度120°E,判断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分布大面积的酸性红壤,适合茶树的种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分析。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以酸性红壤为主。东北平原地势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但南方地区纬度低,温度高,热量充足,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到三熟,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导致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形成红色荒漠;酸性土壤较为贫瘠。所以该地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水土流失和酸性土壤改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区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四川盆地―绿洲农业
B、宁夏平原―商品谷物农业
C、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D、长江三角洲―大牧场放牧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石狮市是福建省南部沿海的一个市,如图为1988年、1997年石狮农业结构对照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石狮农业结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台风给本区农业造成的损失加重
B.渔业产值上升,林业产值不变
C.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D.渔业过度发展,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小题2:根据资料分析,关于石狮自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交通便利
B.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
C.地形崎岖,平原面积小
D.河流众多,水能丰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石狮从1988年-1997年,渔业比重上升幅度大,种植业和蓄牧业缩小,林业比重始终不大。由于防护林少,渔业比重大,又位于沿海,易受台风影响,损失严重,A正确;林业比重不大,但产值一定上升,B错;过度发展养渔业,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C错;渔业的发展是受市场影响而扩大的,不会出现严重供过于求,D错。
小题2:石狮地处福建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B正确。沿海地形是平坦的,水能不丰富,C、D错。A选项是经济因素,不是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