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36:10
1、单选题 下图为长江干流荆江部分河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九曲回肠”景象的地质作用主要是2.下列组合表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a处有聚落分布的原因之一是因为a处处于泥沙淤积岸;
②若流向朝东南方向,则航运主航道都应靠近b、c岸;
③如果d村落的地势已低于河流水位,则最应该加固的河岸是c处;
④若干年以后a、b间的河道可能会因为河流改道而形成牛轭湖。3.如果在b处底层中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那么这些化石是在下图所示的哪个环节作用下形成
A.流水侵蚀、堆积
B.地壳的水平挤压
C.地表断裂凹陷
D.冰川搬运、侵蚀
E.①②
F.①③
G.②③
H.①④
I.①
G.②
③
④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貌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主次之分。河谷的形成主要的地质作用是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
2.a处位于曲流的凹岸,为堆积岸。b位于曲流的凸岸,为侵蚀岸,水较深,利于航运,c位于此平直河段的左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为堆积岸,水较浅,不适合航运。因曲流凸岸侵蚀,凹岸堆积,若干年后,河流会自然地“裁弯取直”,河流改道,会导致a 、b间的河道废弃而成为牛轭湖。
3.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而1、2、3、4分别对应的地质作用为岩浆活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高温重熔,沉积岩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考点:该题考查 河流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地壳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南极科考队员在南极大陆表面发现冰面有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如图所示)。这些冰面形态的形成原因,最主要是受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温度变化
D.冰川堆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由材料描述既有线状凹痕,又有垄状起伏,不会是冰川堆积(只向上凸出),也不会是温度变化(温度的变化应该使冰面平滑),南极气温极低,冰面上液态的流水不会出现,所以也不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南极空气干燥,极地东风强烈,南极大陆冰面的许多洼地、线状凹痕、垄状起伏,凸起部分边缘棱角分明,表面有窝状凹坑等形状,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选项A正确。
考点: 该题考查南极气候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面题。
1.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2.形成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的主要的外力作用是3.①地的风光在我国下列哪个省最为典型
A.①
B.②
C.③
D.④
E.流水溶蚀
F.流水侵蚀
G.风力堆积
H.流水堆积
I.新疆
G.陕西
黑龙江
广西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1.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洼地,风湿蘑菇,风蚀城堡等。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形成图中②图所示千沟万壑地貌景观的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①地的风光为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广西的桂林山水就属于喀斯特地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处地层的地质剖面图,①为表示阴影部分岩石,回答问题。
1.图示地质作用的顺序是(由早到晚)2.图中①处岩石可能为
A.甲乙丙①
B.乙甲丙①
C.甲乙①丙
D.丙甲乙①
E.砾岩
F.大理岩
G.花岗岩
H.玄武岩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岩石类型。
1.根据岩层和岩脉的关系可以作出如下判断:首先形成沉积岩层,后发生了地壳的水平运动,产生了褶皱,岩层受力过大,断裂错位形成断层,后岩浆沿岩层的裂隙涌出,形成丙处岩脉,先有岩浆的涌出,才有①处岩石的形成,故A选项正确。
2.①处岩石应该为石灰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故B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中,图甲表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是2.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②
F.③
G.④
H.⑤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甲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各环节中,①应为岩浆上升冷凝,②为岩浆上升喷发,③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④为固结成岩,⑤为变质作用,⑥为重熔再生作用;A应为侵入岩,B为喷出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表示意大利火山喷发的应为②。
2.图乙所示地貌景观是山麓冲积扇,该景观是河流从山谷流出后,由于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等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形成,因此该地质作用应为③所示的外力作用。
考点: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