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36:10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地质工作者调查发现,该地区4种岩石中最古老的是石灰岩。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区内力作用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岩浆活动?②水平挤压运动
③变质作用?④水平扩张运动2.该地区最有可能为
A.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E.向斜
F.背斜
G.地垒
H.地堑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岩层的弯曲状况,该地内力作用的过程应先发生了②水平挤压运动形成褶皱,然后有①岩浆活动,炽热岩浆与石灰岩接触,发生了③变质作用 ,形成了大理岩,根据大理岩的岩层有措动,说明大理岩层形成后,又发生了④水平扩张运动。所以B对。A、C、D错。
2.根据岩层弯曲倾斜状况,该地岩层可能是向上拱起,应为背斜。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看,材料中给出石灰岩是最古老的岩层,该地质剖面图显示岩层年龄是中间老,两翼新,所以一定是背斜构造。B对。向斜构造的岩层是中间新,两侧老,A错。地垒是中间部分相对于两侧上升,岩层有明显的措动和位移。C错。地堑是中间部分相对于两侧下沉,D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质构造,岩层的新老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⑨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③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2.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E.Ⅰ、Ⅱ
F.Ⅲ、Ⅳ
G.Ⅰ、Ⅲ
H.Ⅱ、Ⅳ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
1.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甲位于平地,故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正确;乙处为河口应建水库,以拦蓄泥沙;错误。丙处为陡坡,应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错误。丁处为缓坡沟谷,应打坝建库,拦蓄泥沙;正确。故选A项。
2.图示Ⅱ处为断层;Ⅳ处为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故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欧洲第四纪冰川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欧洲大陆西侧第四纪冰川冰盖距陆地距离南北差异关联度最大的是2.第四纪冰期时,A地所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E.冰川侵蚀
F.冰川堆积
G.流水侵蚀
H.流水沉积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上可以看到,纬度越高,冰盖距陆地越远,由此判断,纬度影响关联度最大,A对。海陆位置分布在南北部没有明显差异,距陆地距离南部小,北部大,不会是海陆因素,B错。这里流经的是北大西洋暖流,受暖流影响南部距离陆地应远些,C错。从图中箭头可以理解,冰川从斯斟的那维亚半岛跨过了波罗的海,移到了欧洲中部陆地上,不会是地形因素,D错。
2.结合图示箭头,当冰川移动到A处时,停了下来,移动过程中携带的土石在这里堆积,形成了堆积地貌。B对。冰川下滑过程中,形成冰川侵蚀地貌,不是在停止移动的地点,A错。第四纪冰川时期,这里主要是冰川作用,故C、D错。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冰川地貌。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2.甲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①水平挤压?②水平拉伸?③地壳上升
④地壳下降?⑤外力侵蚀?⑥外力沉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E.②④⑥
F.①③⑤
G.①④⑤
H.③④⑤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成因。
1.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
2.该地甲处褶皱的形成反映水平挤压力作用;而其顶部缺失反映外力侵蚀的作用,而侵蚀反映该地区地势较高,故推断该地区经历了地壳上升。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构造判断和地质作用过程判断的一般原理,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由珊瑚礁组成的石灰岩,形成的机理是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作用
D.冷却凝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的碳酸钙骨骼堆积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胶体,即形成"珊瑚礁"。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