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09:57
1、单选题 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浏览线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四条浏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28分)读泰国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国地形图(图14)。
材料二:泰国约有6300万人口,其人口分布概况见图15。
材料三:曼谷气象资料(图16)。
材料四: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见图17。
(1)泰国地形以?和?为主。(4分)
(2)从流域的开发利用上看,湄南河上游适合发展?,下游适合发展?。(4分)
(3)分析曼谷最高气温出现在4月的原因。(4分)
(4)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分析清迈成为泰国第二城市的区位因素。(6分)
(5)泰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硬盘制造国,其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从材料中可看出其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应采取哪些措施?(10分)
参考答案:(1)山地?平原(各2分,共4分)
(2)水电?航运(各2分,共4分)
(3)4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曼谷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4月份曼谷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因此气温高。(每点2分,共4分)
(4)湄南河三角洲(湄南河下游平原)(2分)?清迈位于海拔较高的北部山区,气温凉爽;位于河流沿岸,交通和用水便利;地处内陆地区受洪涝、台风等灾害影响小。(任答1点得2分,满分4分)
(5)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各2分,共4分)
加强自主创新,研发设计新产品;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如服务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国际市场。(任答1点得2分,满分6分)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地形、气候、城市、产业分工、产业升级等知识,是综合性很强的试题,试题材料信息量大,要求学生有较高读图分析能力和很快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1)从图14例中可知泰国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2)从图14中可知,湄南河上游等高线密集、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水电,下游地形平坦,水流大而平稳,适合发展航运。
(3)根据图16中信息可知,曼谷在4月出现最高气温,其最高气温与降水、正午太阳高度等有关。
(4)从图14和15中可知,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湄南河三角洲,清迈成为泰国第二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来回答。
(5)此问结合材料和书上所学东亚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转移分析思路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外海延伸到______海里的海域(?)
A.15
B.12
C.120
D.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海洋权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享有12海里领海权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权益。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济平干渠是南水北调胶东输水干线的首段工程,自东平湖出湖闸至济南西部的小清河泺头瞳里庄闸,全长90千米,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济平干渠在沿线地区实施防渗衬砌措施,首次实现了大块塑薄混凝土板在渠道衬砌中的应用,渠道衬砌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B.防止渗漏损失,提高水渠利用效率和输水效率
C.防止沿途某些地区的水土流失
D.使水位平稳,改善航运条件
小题2:济平干渠的建成,对沿线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A.向东营市区及沿途县区补充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
B.减少沿线地区的水污染
C.利于东平湖雨季泄洪
D.从根本上解决济南市的供水危机,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大块塑薄混凝土板在渠道衬砌中的应用,可以防止渗漏损失,提高水渠利用效率和输水效率,B对。对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有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A错。与沿途地区水土流失关系不大,C错。只是输水线路,没有航运功能,D错。
小题2:根据材料,济平干渠是自东平湖出湖闸至济南西部的小清河泺头瞳里庄闸,东营市区不在沿线,A错。不能减少沿线地区的污水排放,也不能减少水污染,B错。济平干渠是将湖水引出,利于东平湖雨季泄洪,C对。只能缓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济南市的供水危机,改善生态环境,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20多个国家发布海啸警报。据此并参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次地震成因是 (? )
A.板块张裂引起
B.位于板块交界附近
C.火山活动引发
D.位于板块内部地区
小题2: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国北方沿海盛行 (? )
A.西北风、北风
B.东北风、南风
C.西南风、北风
D.东北风、东风
小题3:特大地震发生后,发布海啸警报的国家均临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小题4:观测机构修订了本次地震震级,主要是由于震级大小 (? )
A.具有不同的划分依据
B.与地震烈度成正比
C.取决于测量位置
D.与地震的测定技术有关
小题5: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D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即板块相撞挤压引起的,B正确。
小题2:特大地震与3月11日发生,此时为我国的冬半年,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北风。
小题3: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地震发生后,引发太平洋海啸,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均发布海啸警报。
小题4:地震参数的测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速报,我们使用最先接收到的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并及时发布地震信息。第二阶段是精细分析,我们利用所有收集到的地震台站记录进行地震参数的进一步分析,给出最终修订结果。大多数情况下,地震的速报参数和修订参数是有一定差异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国家测得的地震震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测量技术的差异而导致的。
小题5:渤海是我国的内海,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到韩国的济州岛一线北部是黄海,南部是东海。显然日本与我国为一水之隔,指的是东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