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5:01:35
1、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C、D、E反映的是?过程。
(2)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
(3)图中E→F反映了?现象,其原因是?
(4)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它的城市化开始时间?,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参考答案:
(1)城市化?
(2)a
(3)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4)a?早 后期?慢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图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表现。图示后期城市化水平很高,且呈现逆城市化现象。右图中利用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快;部分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判断为a曲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慢,故判读为b曲线。
(3)E→F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市中心地价较高,环境污染严重,而郊区环境优美;且乡村、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故出现了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的迁移,即逆城市化现象。
(4)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快;部分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判断为a曲线;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高原地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大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平原上
C.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高原面上
D.多呈团状沿河流两岸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地势高,风力较大,所以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城市建设前后水资源状况示意图”,回答3~4题。
小题1:引起城市建设后径流变化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小题2: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小题1:城市化改变了地表状况,植被地减少,水泥沥青地面增加,则径流下滲减少,使地面径流增长。故D项正确。
小题2:图示反映城市化使地面径流增加,故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洪涝灾害更少
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
D.土地成本更低
小题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节约建筑用地
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耗能
D.扩大用地规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城市楼房高度超过重庆,楼房高度高反应地价贵,可知香港经济水平更高,而不是土地成本更低,楼房高,城市内涝可能更多,而不是洪涝灾害更少,香港淡水资源没有重庆丰富,香港淡水主要来源内地。
小题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地价不断上涨,同时也节约土地,节约建筑用地,而不是扩大用地规模,楼房更高,人口更密集,交通压力加大,对降低建筑耗能影响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例如北京的市中心就是行政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