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9-06-28 15:01: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分析该表,回答21~22题。

地区
?城市人口(万人)
?乡村人口(万人)
地区人口总数(万人)
?甲
? 35
? 65
? 100
?乙
? 65
? 35
? 100
?丙
? 80
? 20
? 100
?丁
? 90
? 10
? 100
小题1:表格中的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具有甲地区城市化状况特征的国家多分布在
A.北美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考查城市化的标志: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中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90%,城市化水平最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城市化的特点。甲国城市化水平为35%,城市化水平低,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
B.城市人口集中,工厂、汽车、家庭炉灶大量消耗能量,产出的余热使城市平均温度高于郊区
C.城市生活垃圾较多容易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
D.城市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城市近郊应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自然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城市人口集中,汽车、工厂、家庭炉灶产生的余热往往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5分)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读图,比较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10分)


参考答案:
共同点:城市化水平都在提高。(2分)
不同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发达国家低,1950-1975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目前处于城市化中期(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差距在缩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或: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比发展中国家高,1950-1975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处于城市化后期(缓慢增长阶段),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在缩小。(8分)


本题解析: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为: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试题资料给出的仅有城市人口比重,故而我们只需从城市化水平来说。根据纵坐标,我们可以判读两者城市化水平数值的差异。横坐标是时间信息,我们需要比较两者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差异,也即速度差异。速度,在不同的阶段也存在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