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6-28 15:01: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A、B、C、D、E反映的是?过程。
(2)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右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
(3)图中E→F反映了?现象,其原因是?
(4)图中,a、b两类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它的城市化开始时间?,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


参考答案:
(1)城市化?
(2)a
(3)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4)a?早 后期?慢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图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表现。图示后期城市化水平很高,且呈现逆城市化现象。右图中利用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快;部分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判断为a曲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慢,故判读为b曲线。
(3)E→F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市中心地价较高,环境污染严重,而郊区环境优美;且乡村、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故出现了人口由市中心向郊区的迁移,即逆城市化现象。
(4)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快;部分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判断为a曲线;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关于高原地区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B.大多分布在山前的洪积扇平原上
C.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高原面上
D.多呈团状沿河流两岸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地势高,风力较大,所以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水源较为充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城市建设前后水资源状况示意图”,回答3~4题。

小题1:引起城市建设后径流变化的原因是(?)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
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
小题2: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A.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减少
B.城市河道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增加
C.城市地表的蒸发、蒸腾数量相对减少
D.城市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小题1:城市化改变了地表状况,植被地减少,水泥沥青地面增加,则径流下滲减少,使地面径流增长。故D项正确。
小题2:图示反映城市化使地面径流增加,故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增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A.洪涝灾害更少
B.淡水资源更多
C.经济水平更高
D.土地成本更低
小题2: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A.节约建筑用地
B.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建筑耗能
D.扩大用地规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城市楼房高度超过重庆,楼房高度高反应地价贵,可知香港经济水平更高,而不是土地成本更低,楼房高,城市内涝可能更多,而不是洪涝灾害更少,香港淡水资源没有重庆丰富,香港淡水主要来源内地。
小题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说明地价不断上涨,同时也节约土地,节约建筑用地,而不是扩大用地规模,楼房更高,人口更密集,交通压力加大,对降低建筑耗能影响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在我国,并非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都为中心商务区。例如北京的市中心就是行政区。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