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等值线图》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8 14:39: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___。
(2)甲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甲河汛期在__________(1,7)月。
(3)上世纪末,甲河下游曾经出现断流,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概括图中城镇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春季节,该地城镇大气污染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西北—东南;兰新铁路
(2)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7
(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沿途河水下渗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答对3点即可)
(4)沿铁路分布;沿河流分布。
(5)居民取暖用煤量大,向大气排放粉尘多;多大风天气,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多;地处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22℃等温线向北凸出
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高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日、年较差小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长,封冻期短
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1月-18℃等温线向北突出的地区地处东北平原,由于该地地势低,比同纬度温度高。故选A。
小题2:结合图示冬夏季节等温线分布知该地气温日、年较差大;嫩江及其支流汛期短,结冰期长;山地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直。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北地区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故选D。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难度较小。学准确把握东北地区倒U形的地形轮廓结合其地处纬度较高的东部季风区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轻松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地区的地貌类型是?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喀斯特地貌
D.沙丘
小题2:图示地区春季是个多灾的季节,该地区春季最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A.洪涝、台风
B.洪涝与沙尘暴
C.地震、台风
D.旱灾、沙尘暴
小题3:图中B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为?
A.甘蔗、柑橘
B.甜菜、柑橘
C.花生、苹果
D.棉花、茶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经纬网图,判断此地为黄河中下游地区。再据等高线判断出A地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山麓冲积扇,即黄河冲积扇地形区。A正确。
小题2:图示地区为华北平原,春季雨季未至,气温快速回升,地表裸露(积雪融化),大气对流加强,多大风,沙尘暴多发,同时作物生长旺盛,农业用水需求增加,所以D正确。
小题3:B 地区为山东丘陵,属暖温带。而甜菜适宜中在温带生长,柑橘、茶树适宜在亚热带生长。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m所在的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等值线m的数值可能为

[? ]


A.1005
B.1010
C.1015
D.1020
2、近年来,该地区沙尘暴爆发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的区域是

[? ]


A.L1附近
B.L2附近
C.L3附近
D.L4附近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的变化
B.经度位置的变化
C.海拔的变化
D.海陆位置的变化
小题2: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河漫滩
B.冲积扇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小题3: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小题4:据科学测算,1926—1933年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平均每年增加65厘米。这说明
A.大西洋在扩张
B.美洲在向东漂移
C.地中海在消亡
D.太平洋在扩张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此地的植被由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是随海拔的变化而出现不同。故选C。
小题2:根据P处等高线的分布可知:河流在P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而形成冲积扇地貌。故选B。
小题3: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及岛屿的位置可判断:此地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7月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那么P处的泥沙沉积最多。故选C。
小题4:大西洋位于美洲和欧洲之间,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在增加,这表明大西洋在扩张。故选A。
点评:本组试题结合图示考查自然带的变化、地貌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板块的移动,试题综合性强,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依据图判断影响自然带变化的因素及地貌的类型,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板块的移动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