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15:37
1、综合题 读“某季节某日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表”,完成下列要求。
纬线 | 23°26′S | 66°34′N | 90°N |
正午太阳高度 | 43°08′ | 46°52′ | 23°26′ |
参考答案:
(1)23°26′N (1分)
(2)见下图(2分)?
国际标准时间0:00(1分)?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各纬度(2分)
(3)300以东至1800?(2分)?子夜高度11026,(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地球上部分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表”,并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第(2)题,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北极圈内为极昼,该日此刻夜半球(用阴影表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0时区区时,为0点,因为180度经线是12点。夏至日这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第(3)题,夏至日,当太阳直射西10区的中央经线时,西经150度为12点,东经30度为0点,与北京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东经300以东至1800。夏至日这天,0时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对应太阳高度为0度,则780N的子夜太阳高度为(780—66°34′)=11026,。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熟练掌握光照图的判读技巧,会从隐含的文字、光照图中挖掘地理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20?,20?N)
B.(60?W,20?N)
C.(120?E,23?26′N)
D.(60?W,23?26′N)
小题2: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
A.76?34′N,36?52′
B.80?N,10?
C.76?34′N,10?
D.80?N,30?
小题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东南后东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设甲地纬度为a,太阳直射点纬度为b。根据该图极昼范围与甲地位置可知:甲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一定位于同一半球,即南半球。由于甲地所在纬度与晨昏线相切,所以甲地纬度为此时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甲地纬度a必与太阳直射点纬度b互余,即a+b=90°...①。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列式:40°=90°-|a-b|...②。①②联立可得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由于甲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所以此时甲地方时为0点,即120°E为0点,而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必为12时,这样我们可得与120°E互补的那条经线60°W为12点。所以该题选B。
小题2:通过第一问我们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甲与乙此时均为0点,可利用上述公式:H’10°=乙地纬度+20°-90°,所以乙地纬度为80°S。在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得乙地正午太阳高度 H=90°-|80°-20°|=30°,所以该题选D。
小题3:由于由①驶向②,既没有沿纬线,又没有沿经线,所以不可能向AB选项那样简单。判断南北:①向②是一个距离南极点先近后远的过程,所以南北方向上一定为先向南再向北,判断东西:我们发现①向②大致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所以一定为向东飞。上述联立可得先东南、后东北,选C。
点评:本题的关键:一是灵活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二是太阳高度角公式:H‘=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三是充分理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太阳直射某点,则该点:
A.一定位于赤道上
B.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区时为正午12点
D.在这一天,白昼达一年中最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综合运用。A项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错误。B项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最大。正确。C项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区时不一定。错误。D项直射点的地方并非昼最长,比如太阳直射10°N的地方,大概在4月底,但此处昼最长为夏至日。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问题。
小题1:当Q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4月、5时?
B.6月、5时30分?
C.9月、17时
D.12月、18时30分
小题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30°~40°
B.45°~55°
C.5°~15°
D.60°~7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
小题1:限定Q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地区,因此其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日出、日落地方时应该接近6时、18时,故排除AC项,而若为6月则,南半球出现昼短夜长,故日出时间应略晚于6时,故排除B项。答案选D。
小题2:已知Q地地方时为2时30分,得出昼长19小时,昼长较长,因为没有给定具体的日期,只要纬度位置足够高的话, 昼长就有可能达到19小时,作为单选题,最佳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回答:(18’)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
(2)图示时间为?,北半球节气为?
(3)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
(5)此时A点昼长为?小时,B点昼长为?小时。
(6)由此图所示时间向后,北半球昼长如何变化?
?、极昼或极夜范围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2分)
小题2: 6月22日、 夏至 ;(2分)
小题3:66034’ 、46052’;(4分)
小题4: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4分)
小题5:12 、24 (3分)
小题6:变小(短)、 ?变小(3分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
小题1:晨昏线过地心,与阳光相垂直,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面。
小题2: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小题3: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
小题4: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小题5:图示A点位于赤道,故昼长为12小时;B点出现极昼,故昼长为24小时。
小题6:夏至日过后,由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故北半球出现昼变短,夜变短,而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北极点缩小。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