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54:58
1、综合题 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右图,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3分)
(2)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3分)
(3)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1分),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1分),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1分),形成峡湾。
(2)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1分);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1分),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1分)。
(3)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运运费低,运量大;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造船业发达。(答出4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地貌。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
(2)甲半岛地处较高纬度,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人口分布在东南部。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M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3)从对外贸易对海运需求、多优良港湾、造船业发达等角度进行分析。对外贸易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本国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海运运费低,运量大;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多;造船业发达。
考点:地貌成因、人口分布、交通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地势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持续时间长
小题2: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材料中“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可以判断石环地貌区的岩石颗粒大小不一。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判断,青藏高原满足石环地貌出现的条件;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气温太高;南极洲气温太低。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
A.断层
B.沙丘
C.三角洲
D.地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属内力作用;沙丘因风力沉积形成,三角洲为流水沉积,都为外力作用;地震虽为内力作用,但不属于地质构造,故选A项。
考点:地质构造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4、多选题 ?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表示流水侵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1、AB
2、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①②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
(2)水循环中①是 环节,②是 环节,③是 环节,④是 环节。
(3)甲地的地质构造为 ,乙地的地质构造为 。
(4)形成丙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选择填空)。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5)图示中所标的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属于 循环,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填写数字)。
参考答案:
(1)①向上,②向左
(2)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3)褶皱或向斜 断层
(4)BC
(5)海陆间 ④
本题解析:
(1)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判断:①为海洋水汽蒸发,所以①向上,②为水汽输送,由海洋到陆地,所以②向左
(2)水循环中①是蒸发环节,②是水汽输送环节,③是降水环节,④是地表径流环节。
(3)根据图中岩层弯曲状况,甲地的岩层向下弯曲,所以地质构造为向斜,乙地的地质构造为断层。
(4)丙处地貌为冲积扇地貌,形成丙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外力的沉积作用。
(5)图示中所标的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属于海陆间循环,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环节是地表径流④。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分类,环节;地质构造。
点评: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