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50:49
1、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南方低山丘陵的“红漠化”
B.日本的水俣事件
C.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D.美国的暴雪天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
图示

洋流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诱饵,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部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其影响全球的环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正在承受越来越多的污染,危害日趋严重。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易修复性,一旦被污染,危害极为严重。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3%。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镉、镍、砷、汞、铅、铬等重金属以及滴滴涕等有机物。
结合材料,说出我国目前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从农业生产角度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10分)开矿、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渣;农业生产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置。(答对两点即得4分)
措施:禁止污水灌溉;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采取生物措施改良受污染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土壤环保意识。(答对三点即得6分)
本题解析:
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将生产和生活中废弃物排放到土壤中,如农药、化肥、生产和生活污水等。
农业污染源主要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带来的;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施有机肥,加强环境教育。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每年11月后我国东部沿海某些地区常有咸潮发生,2013年11月初,珠江三角洲又开始有咸潮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咸潮多发生在沿海(?)
A.过度抽取地下水的地区
B.地势低平的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
D.工农业污水排放地区
小题2:以下措施中,可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C.治理水污染,减少污水排放
D.减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做水源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所以咸潮发生在河流入海口地区。故选C。
小题2:因咸潮的形成是因河流流量不足,而引起海水倒灌,所以减缓措施应在河水不足时补充河水,所以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能阻止海水倒灌;而修筑堤坝,阻挡海水入侵同时,也阻挡了河水入海,会引起洪涝灾害;减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做水源,会使河流水更少,加重咸潮。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
A.制冷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增多的原因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大量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酸雨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是大量使用矿物能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9分)
材料一:汽车与空气污染示意图(图18)
材料二:树木对大气污染的净化效应
1、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2分)
2、城市绿化可以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据表选择城市绿化树种并说明理由。(4分)
3、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说出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硫氧化物(SO2);氮氧化物(NOx)。 (2分)
2、榆树?(1分)可以更多的吸附尘埃 (1分);吸收SO2等有害气体 (1分);净化空气效果好 (1分)
3、 节约能源;减轻大气污染;减缓交通压力等。 (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