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13:50: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属于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  )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和臭氧被破坏
C.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D.水污染和湖面缩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包括酸雨、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热带雨林被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10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29--30题。

小题1: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小题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先降低后升高,说明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绿色产品的概念。绿色产品是指: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无毒、无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代文明
B.工业文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现代文明
C.农业文明-原始社会-工业文明-现代文明
D.原始社会-农业文明-现代文明-工业文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由于诸多制约因素的变化而不确定,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可利用的资源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相对的环境人口容量也会增加。随着社会发展,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越复杂,其变化越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8年6月1日开始,全国取消无偿提供购物塑料袋的目的主要是?


A.减少生产成本
B.减少环境污染
C.降低销售成本
D.降低资源消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塑料袋很难自然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我国取消无偿提供购物塑料袋的目的主要是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其余都不是主要因素。
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了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1—3题。
1、“黑风暴”现象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 ]
A.地域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3、“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参考答案:1、A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