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50:49
1、综合题 (37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流域面积约为7.1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稻米产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地带。水力发电量约占Y国46%。二战以后,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以A市、B市、C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区,以后又在R河下游平原等地区形成新工业区。
(1)简析M地冬、夏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7分)
(2)描述R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分布特点,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11分)
(3)分析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原因。(10分)
(4)R河流域所产稻米品质优良,约60%供出口。有人提出,应在R河流域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该建议是否合理?试从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两方面加以说明。(9分)
参考答案:
(1)(7分)M地处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地带(2分),冬季西风气流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增温、水汽减少,难以形成降水(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较少(3分)。
(2)(11分)主要分布在各支流上游地区(或山区)(3分)
原因:R河支流众多(2分);各支流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分);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落差小,洪涝灾害多发(3分)。
(3)(10分)靠近西欧,有铁路相通,受工业发达国家的辐射带动作用大(4分);临近海港,海运便利;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能丰富,水力发电多;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6分,答出3点给满分)
(4) (9分)合理。R河流域夏季高温,光照充足,生长季节长(3分);春秋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3分);稻米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大(3分)。
不合理。R河流域降水较少,水热条件配合差,(水稻种植需水量大,)夏季灌溉水源缺乏(3分);纬度较高,春季低温冷害多,影响水稻产量(3分);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小(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Y国为意大利,M地西北部有山脉,从所处的位置看,M地受副热带压带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但M地处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地带,由于地形和气压带的影响,冬、夏降水较少。冬季西风气流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增温、水汽减少,难以形成降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较少。
(2)图中R河流域水利工程主要是水电站,读图可知主要水电站分布在各支流上游地区(或山区)。分布原因就是从水电站建设的条件和作用来解释。该河支流众多,各支流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落差小,洪涝灾害多发。
(3)根据R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地理条件,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方面来分析。包括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地形、能源等。A市、B市、C市靠近西欧,有铁路相通,受工业发达国家的辐射带动作用大。C市为海港,海运便利,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能丰富,水力发电多,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
(4)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果认为合理,可以从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来说明,比如:R河流域夏季高温,光照充足,生长季节长,春秋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稻米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大。如果认为不合理,那就从不利因素来论证,如:R河流域降水较少,水热条件配合差,灌溉水源缺乏,纬度较高,春季低温冷害多,影响水稻产量,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的危害的共同点是
A.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B.都会使土壤,河湖酸化
C.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森林
D.都会使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A项只是酸雨的危害;错误;B项只是酸雨的危害;错误;D项为臭氧减少的危害;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1965~1988年地面沉降平均速率(毫米/ 年)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
2、地面沉降对A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
A、导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坏,致使市区出现污水外溢
B、造成农田局部低洼,形成积水,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有利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
3、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均匀
? ②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地面沉降速率最快
? ③该地区所在的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 ④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劳动力的素质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于关爱全人类的大局。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