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3:50: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37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流域面积约为7.1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稻米产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工业地带。水力发电量约占Y国46%。二战以后,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以A市、B市、C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区,以后又在R河下游平原等地区形成新工业区。

(1)简析M地冬、夏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7分)
(2)描述R河流域水利工程的分布特点,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11分)
(3)分析Y国首先在R河流域上游地区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原因。(10分)
(4)R河流域所产稻米品质优良,约60%供出口。有人提出,应在R河流域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该建议是否合理?试从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两方面加以说明。(9分)


参考答案:
(1)(7分)M地处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地带(2分),冬季西风气流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增温、水汽减少,难以形成降水(2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较少(3分)。
(2)(11分)主要分布在各支流上游地区(或山区)(3分)
原因:R河支流众多(2分);各支流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分);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落差小,洪涝灾害多发(3分)。
(3)(10分)靠近西欧,有铁路相通,受工业发达国家的辐射带动作用大(4分);临近海港,海运便利;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能丰富,水力发电多;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6分,答出3点给满分)
(4) (9分)合理。R河流域夏季高温,光照充足,生长季节长(3分);春秋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3分);稻米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大(3分)。
不合理。R河流域降水较少,水热条件配合差,(水稻种植需水量大,)夏季灌溉水源缺乏(3分);纬度较高,春季低温冷害多,影响水稻产量(3分);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小(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Y国为意大利,M地西北部有山脉,从所处的位置看,M地受副热带压带和中纬西风带交替控制,但M地处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地带,由于地形和气压带的影响,冬、夏降水较少。冬季西风气流翻越高大山脉后下沉增温、水汽减少,难以形成降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较少。
(2)图中R河流域水利工程主要是水电站,读图可知主要水电站分布在各支流上游地区(或山区)。分布原因就是从水电站建设的条件和作用来解释。该河支流众多,各支流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落差小,洪涝灾害多发。
(3)根据R河流域上游地区的地理条件,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方面来分析。包括位置、交通、劳动力、市场、地形、能源等。A市、B市、C市靠近西欧,有铁路相通,受工业发达国家的辐射带动作用大。C市为海港,海运便利,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能丰富,水力发电多,地势较高,受洪水威胁较小。
(4)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如果认为合理,可以从发展水稻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来说明,比如:R河流域夏季高温,光照充足,生长季节长,春秋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稻米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大。如果认为不合理,那就从不利因素来论证,如:R河流域降水较少,水热条件配合差,灌溉水源缺乏,纬度较高,春季低温冷害多,影响水稻产量,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小。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的危害的共同点是
A.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B.都会使土壤,河湖酸化
C.都会危害人体健康,危害森林
D.都会使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A项只是酸雨的危害;错误;B项只是酸雨的危害;错误;D项为臭氧减少的危害;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1965~1988年地面沉降平均速率(毫米/ 年)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乱垦滥牧
2、地面沉降对A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
A、导致地下排污管道遭到破坏,致使市区出现污水外溢
B、造成农田局部低洼,形成积水,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有利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
3、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面沉降的分布特点是分布均匀
? ②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地面沉降速率最快
? ③该地区所在的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 ④制约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劳动力的素质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图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
(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
A.资源的有效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
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
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
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于关爱全人类的大局。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