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44:58
1、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M地的昼长为 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 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1)PM为昏线,MN为晨线。(画图:逆时针方向自转)
(2)0 9
(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4)抓住四个特殊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连线(如下图)。
本题解析: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出晨线、昏线;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2)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Q地日落时刻为15时,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9时。(3)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据此即可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第(4)题,P点位于赤道,抓住四个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特点,连线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日期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地中,白昼时间最长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图示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全球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故白昼最长的应为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全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
1.当地球绕太阳公转从B到C的过程中
A.海南岛白昼越来越长
B.南亚东南季风越大越强大
C.长江中下游正在收割油菜
D.东北平原春小麦、水稻、玉米全部收割完毕
2.当地球绕日公转运行到A处,则
A.加拿大白昼开始渐长?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正在收割小麦
C.洛杉矶温和多雨? D.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伏旱季节
参考答案:
1.D
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数据为经度),回答各题。
小题1:若a点纬度为70°S,北京(116°E,40°N)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A.70°
B.30°
C.
D.
小题2:若a点纬度为7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就全球气压分布而言,此时夏威夷高压较弱
B.就盛行风而言,此时澳大利亚北部正吹西北风
C.就昼夜分布而言,此时东、西半球昼夜面积比为1
D.飞机由a飞往c的最短航向只有由西北向东南飞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上的经度可以判断,方向为自西向东,a为20°W,b为70°E,c为160°E。若a点纬度为70°S,那么出现极夜的范围为70°N及其以北地区,太阳直射20°S,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两者的纬度差=90°-(40°+20°)=30°
注: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小题2:若a点纬度为70°N,那么出现极昼的范围为70°N及其以北地区,太阳直射20°N,就全球气压分布而言,此时夏威夷高压较强;就盛行风而言,此时澳大利亚为冬季,北部吹东南季风;就昼夜分布而言,此时东、西半球昼夜面积比为1?;飞机由a飞往c的最短航向为大圆航线,可以为先向西北后向东北,也可以为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
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
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
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甲图中A位置是夏至日(6月22日),B位置是秋分日(9月23日),C位置是冬至日(12月22日),D位置是春分日(3月21日)。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①④位置,选项A错;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选项B正确;北极圈出现极昼的时刻是6月22日前后,选项C错;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在减慢,选项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