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29:28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3年,中国创造的CDP不足全球的4%.但巳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如下表所示。
| ? | 1994年(%) | 2002年(%) | 2003年(%) |
| 氧化铝 | 10 | 19.7 | 21.4 |
| 铁矿石 | 29.8 | 30.6 | 34.6 |
| 电解铝 | 7.6 | 16.3 | 18.8 |
| 钢?铁 | 14.6 | 22.4 | 26.7 |
| 铜 | 6.9 | 18.4 | 10.9 |
| 镍 | 3.9 | 8.2 | 10.1 |
| 锌 | 10.8 | 18.5 | 20.1 |
| 水?泥 | 30.6 | 41.8 | 48.3 |
| 原?油 | 4.9 | 7.0 | 7.6 |
| 乙?烯 | 3.4 | 5.7 | 6.2 |

参考答案:(1)(4分)1994年以来我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大,且持续上升
(2)(8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外资源。(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3)(8分)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若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1)我国近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大量排放废弃物的基础上,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表中可以看出,1994~2003年,我国主要资源的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耗量的比重除原油、乙烯外,均大幅增长;充分证明我国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世界资源消耗总量的影响。(2)为保证我国资源型工业持续发展,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图中工业有钢铁、化工和电力,都是建立在煤炭资源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可以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角度入手分析, 还可以从当地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考虑经济增长转型,增加产品附加值角度考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该题关键是看清楚图,从1987年到2004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世界能源供应量也在增大,增长最多的是原油、煤及煤产品和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新能源(核电、太阳能、风能等)增长量小,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少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所占比例较小,即不正确的是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所以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首批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镇海(浙江省宁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黄岛(山东省青岛市)、大连(辽宁省大连市)。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是(?)
A.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B.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影响
C.加快东部地区石油加工业的发展
D.石油危机时可在国际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12.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是(?)
①海运条件优越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国际安全需要④石化工业发达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3.有关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与经营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的替代产品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11.B? 12.D? 13.D
本题解析:
11.一些发达国家都建有本国的石油储备,其储备数量有一定限度,主要目的是缓冲国际市场石油供求变化对国内石油市场的冲击。我国的情况也不例外。12.图中显示了我国石油储备基地都在东部沿海地区,一方面我国石油很大一部分自国外进口,通过油轮来运输,另一方面,我国主要经济重心即石油市场在东部沿海地区。13.维护我国石油安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开源和节流两大方面。题干所列选项均可入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据世界核能协会统计,全世界共有443座核电站正在运行,总装机容量近3.69亿千瓦,美国、法国、日本位居前三位。据此完成4~6题。
小题1:关于核电开发评价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核能发电的优点是:原料运输量小,发电量大,地区适应性强
②核能是清洁能源,无废弃物污染,市场前景广
③核电开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求高,但核电站建成后,发电效益大,积累多
④在临海地区布局,对于核废料和冷却水的处理十分便利,几乎无隐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针对日本核电事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表述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应严禁建核电站
B.要加强日常检查,强化管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C.核电站建设应远离地震带,一经发生事故,立刻深埋废止
D.核电站周围应建设大型的防波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防止海啸、风暴潮对其破坏
小题3:关于世界核电站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迅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数量有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③核能资源储量丰富,能量密集
④太阳能、生物能开发的经济价值低
⑤核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⑥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开发便利,便于管理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组题结合日本地震的时事,考查新能源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能发电,核废料不能向海中排放。
小题1:略
小题1:太阳能、生物能相比较核能,经济价值低,核能技术要求高,不便于开发、管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