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29:28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3年,中国创造的CDP不足全球的4%.但巳成为世界资源增量需求的绝对主力。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如下表所示。
| ? | 1994年(%) | 2002年(%) | 2003年(%) |
| 氧化铝 | 10 | 19.7 | 21.4 |
| 铁矿石 | 29.8 | 30.6 | 34.6 |
| 电解铝 | 7.6 | 16.3 | 18.8 |
| 钢?铁 | 14.6 | 22.4 | 26.7 |
| 铜 | 6.9 | 18.4 | 10.9 |
| 镍 | 3.9 | 8.2 | 10.1 |
| 锌 | 10.8 | 18.5 | 20.1 |
| 水?泥 | 30.6 | 41.8 | 48.3 |
| 原?油 | 4.9 | 7.0 | 7.6 |
| 乙?烯 | 3.4 | 5.7 | 6.2 |

2、单选题 下图为1987年与2004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
3、单选题 山西省的煤炭市场十分广阔,不是因为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B.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C.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需求量大增
4、单选题 我国首批选定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有4个:镇海(浙江省宁波市)、岱山(浙江省舟山市)、黄岛(山东省青岛市)、大连(辽宁省大连市)。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目的是(?)
A.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的构成
B.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石油市场的影响
C.加快东部地区石油加工业的发展
D.石油危机时可在国际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12.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是(?)
①海运条件优越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国际安全需要④石化工业发达城市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3.有关维护中国石油安全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与经营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的替代产品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据世界核能协会统计,全世界共有443座核电站正在运行,总装机容量近3.69亿千瓦,美国、法国、日本位居前三位。据此完成4~6题。
小题1:关于核电开发评价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核能发电的优点是:原料运输量小,发电量大,地区适应性强
②核能是清洁能源,无废弃物污染,市场前景广
③核电开发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求高,但核电站建成后,发电效益大,积累多
④在临海地区布局,对于核废料和冷却水的处理十分便利,几乎无隐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针对日本核电事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表述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应严禁建核电站
B.要加强日常检查,强化管理,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C.核电站建设应远离地震带,一经发生事故,立刻深埋废止
D.核电站周围应建设大型的防波堤,建设沿海防护林带,防止海啸、风暴潮对其破坏
小题3:关于世界核电站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迅速发展,能源供需矛盾突出
②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数量有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③核能资源储量丰富,能量密集
④太阳能、生物能开发的经济价值低
⑤核电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⑥核电地区适应性强,开发便利,便于管理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