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20:14:40
1、单选题 在夏季风较弱的年份,我国易出现的旱涝灾害是
A.南方涝,北方旱
B.南方旱,北方涝
C.南北方皆旱
D.南北方皆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夏季风较弱,则锋面雨带长期徘徊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易造成南方涝,北方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据此回答题。1.我国很少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有
①青藏高原 ②滇南各地 ③海南岛 ④塔里木盆地2.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④干旱天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③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很少受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北 91eXAm.org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很少受寒潮影响;广东、台湾、海南因纬度低、距离远很少受寒潮影响。
2.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爆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产生暴雨现象,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造成的。
考点:主要考查了寒潮对我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带来的天气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当地时间2014年1月6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最低气温-48℃。近日,强大的北极冷空气席卷美国,并给美国大部地区带来罕见的酷寒天气,多地遭遇20年来创记录低温,极寒带来的暴风雪,使得全美交通陷入严重混乱,大量航班延误或取消,多地高速公路封闭,一些城市几乎陷入瘫痪状态。下图为美国地形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美国暴雪形成的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北美地形对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强大的北极冷空气进入美国;冷空气势力强,气温低;美国中东部水汽充足。(6分)
(2)北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极地冷空所长驱南下(4分)
本题解析:
(1)地表处温度比较低时,雨滴会凝成固体形式,即为降雪,强大的北极冷空气进入美国,给美国大部地区带来罕见的酷寒天气,受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影响,相对充足的水汽为降暴雪提供条件,
(2)北美洲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为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北美中部为平原,无高大的山脉阻挡,从北冰洋下来的寒流可以到达墨西哥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四川汶川继“5·12”大地震后,余震不断,2009年1月15日又发生5.1级余震,震源深度约22千米,给灾区重建带来一定影响。据此回答第19--20题。
小题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小题2:此次余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
小题1:经过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上升。
小题1:由于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下22KM处,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KM,故在地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9月29日,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间6时48分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在15.5°S,172.2°W,震源深度约为33千米。10月9日,临近的岛国瓦努阿图(东11区)接连发生了3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萨摩亚地震发生时,瓦努阿图的区时为2.根据震源深度推断萨摩亚群岛地震发生在
A.9月28日8时48分
B.9月29曰4时48分
C.9月29日8时48分
D.9月30日4时48分
E.莫霍面附近
F.岩石圈内
G.地壳深处
H.软流层内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间6时48分,努阿图(东11区)比西11区早22个小时,所以为9月30日4时48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震源深度约为33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平均厚度,该处为大洋,地壳较薄,所以在岩石圈内。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