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11-10 17:14: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讯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读我国“T”字型点轴开发模式图,完成1~2题。

1.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
[? ]
A.郑州
B.南京
C.武汉
D.九江
2.以下属于“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是
[? ]
A.南水北调工程
B.西气东输工程
C.青藏铁路工程
D.西电东送工程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

材料三: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产粮大省,试评价该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956~1960;CD?
(2)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上升;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上升
(3)有利:夏季高温,光热充足,?雨热同期?不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较大,旱涝等气候灾害频繁;春季低温冷害(寒潮);
(4)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图

(1)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者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各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的特点。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区之一,该区内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A地区的________族和B地区的________族。
(2)图示①平原有我国最大的沼泽区。说明沼泽地对生态环境有哪些重要作用?
(3)图示①②平原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说明其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势。


参考答案:
(1)“大杂居,小聚居”?蒙古族?满族
(2)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调节气候;为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生长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有害物质。
(3)商品谷物农业
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耕地集中成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广东省各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差异情况

材料三:2009年广东省内四个区域的三次产业构成图

(1)甲河流域的地势特征是?: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等。(4分)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其原因主要有??等。(6分)
(3)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的特色工业是?;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等。(6分)
(4)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是??;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8分)
(5)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4分)


参考答案:
(1)北高南低?台风
(2)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工业化和城市水平提高,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减少。
(3)有色冶金工业;酸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面塌陷;资源枯竭等。
(4)东翼?山区? 65%?江门
(5)湖南省:为广东提供矿产原料、能源、劳动力和农副产品等;接受广东转出的企业,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利用广东临海、毗邻港澳的位置优势,与海外加强联系。
广东省:为湖南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湖南转移。


本题解析:
(1)甲河是从北向南流,可知甲河流域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影响该流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寒潮、旱涝和台风。
(2)乙河流域是本省最主要的粮食水稻生产基地,该流域为我国南方湖南省的湘江流域,所以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近年来,该流域工业化和城市水平提高,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市场需求的改变,导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粮食种植减少,导致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
(3)湖南省发挥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因而发展的特色工业是有色冶金工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酸雨、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
(4)根据三次产业构成图,可知西翼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比重最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四个区域中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二、三位的分别是东翼和山区;根据材料二可知清远城市化水平约为35%,而深圳为100%,所以全省城市化水平最大差距是65%,珠江口西岸三个城市为中山、江门和珠海,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江门市。
(5)此问关键是审题,“根据给出的材料,从地理角度分析湖南和广东两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途径就是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6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6年7、8月份,我国四川和重庆地区出现持续大旱。气象学家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侧高原积雪偏少,成为异常热源,导致高原地区上升气流加强。此高温现象是在大系统背景下造成的。这年夏季整体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向偏西偏北移动,且持续时间也很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压的异常是关键因素。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

材料三:下图为“成都和重庆城市地域形态图”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地形区是(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气流运动的剖面示意图,并解释川渝地区干旱少雨的直接原因。(6分)
(3)该高原积雪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简述该原因造成的影响。(6分)
(4)成都的城市布局形式是________,重庆的城市布局形式是________,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的不同。形成这两种城市布局的优缺点是什么?(10分)
(5)分析②地区发展航空交通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8分)


参考答案:
(1)①四川盆地?②青藏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2)画图:(略)
直接原因: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雨;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蒸发强烈。
(3)主要原因: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灾害事件的增加;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等。(任答两点)
(4)集中紧凑式?分散疏松式?地形?集中紧凑式可设置较完善的生活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管理和领导,并节省投资;分散疏松式的城市布局用地比较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投资相对较高。但工业区的分散易于保证城市的环境质量
(5)有利:空气洁净,能见度好;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不利:地势高,地形复杂。气流不稳定;气候寒冷,天气多变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①为四川盆地;②为青藏高原;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
(2)根据材料分析:青藏高原盛行上升气流,四川盆地盛行下沉气流。川渝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雨;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蒸发强烈。
(3)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青藏高原积雪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危害有: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灾害事件的增加;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等。
(4)根据图示:成都的城市布局形式是集中紧凑式,重庆的城市布局形式是分散疏松式,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的不同。集中紧凑式可设置较完善的生活设施,方便居民生活,便于行政管理和领导,并节省投资;分散疏松式的城市布局用地比较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投资相对较高。但工业区的分散易于保证城市的环境质量。
(5)②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空气洁净,能见度好;发展航空运输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是高原气流不稳定;气候寒冷,天气多变,对航行不利。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