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11-10 17:14:3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E.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F.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G.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H.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土地沙化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人为原因(破坏植被等)导致西北地区生态恶化。我国的土地沙化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我国南方回归线附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与土地沙化关系不大。
2.治理措施主要针对原因,尤其是人为原因。西北地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是产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所以应该调整当地产业结构,退耕还草、合理放牧、保护植被,故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环境问题的分布和治理措施的主要思维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中,①、②间为海区,③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①、④的附近都有重要海港和重要铁路经过或连接。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④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濒临海域属于我国重要内海
B.输出的物资中水稻等农产品比例最高
C.其经济腹地主要为黑吉辽三省区
D.该港是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港口
小题2:关于①、②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港口为上海港
B.①为陇海——兰新线的东端起点
C.②城市是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D.②位于东海沿岸
小题3:关于③地河口三角洲所属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名称是海河
B.中游河道九曲回肠,成为地上河
C.上游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D.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下游河水都补给河道两侧地区的地下水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定位和区域地理分析。
小题1:结合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应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地区,故④港口位于渤海湾,故A项正确。
小题2:根据经纬度位置确定①②应位于江苏北部与山东沿海,濒临黄海,故选B项。
小题3:③河口为黄河河口,故其下游为地上河,河水终年补给两岸地下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为污染密集型产业。表2为2001—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江苏省三大区域污染密集型产业
A.到2010年时,苏北产值最高
B.产值增速苏南、苏中先增后降,苏北持续增加
C.2001一2005年,逐渐向苏北集聚
D.2006一2010年可能由苏南向苏中、苏北转移
小题2: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今后发展方向的合理举措是
A.减少行政干预,减低产业发展环境准入门槛
B.全部关停或外迁圬染密集型产业
C.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发展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分析,到2010年苏北均值最高,但产值不一定是最高,A错;苏北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是持续增加,B错;2001-2005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向苏南集聚,而不是苏北,C错;2006-2010年苏中和苏北均值上升,可能是产业向此处转移,D正确。
小题2:污染密集型产业今后发展方向应在不损害利益的前提下采取措施保护环境,A项只能增加环境污染;B项使经济利益受到很大损失,不可取,可以减少污染密集型产业;可以发展清洁生产,但不可能达到污染零排放,只能将污染降到最低,所以C项最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
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
小题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旅游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故A错;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B对;1999年,德国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最高,故C、D错。
小题2:由图可知: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农业。
点评:本题组结合三角形统计图考查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1示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1完成1~2题。

小题1:图1中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丁地带的是
①东北平原?②塔里木盆地 ?
③雅鲁藏布江谷地?④横断山区,红水河流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