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5 17:04:05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答题。
材料一: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材料二: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
? | 太湖平原 | 东北平原 |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 0.07 | 0.31 |
谷物年产(千克/公顷) | 12414 | 4916 |
参考答案:(1)相同点: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1分)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1分)
不同点: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1分)
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1分)(共4分)
(2)ACEF (错选、少选不得分)(2分)
(3)冲积岛(1分)北岸(或左岸)(1分)影响:作为上海市度假休闲的旅游地;提供一定数量的后备土地资源等;(每答对1点给1分,共2分)(共4分)
(4)一年两熟或三熟(2分)
(5)人均占有量:东北1523KG,太湖:869KG?(1分)
太湖平原:①城市化的推进占用部分耕地;
②城郊农业的发展、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使得粮食作物占地面积缩小;
③人口数量的增多,粮食需求量增长;(任意答出2点即可, 2分)
东北平原: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粮食种植条件好;
②人均耕地占有量多,粮食商品率高;
③工业能够为农业提供大量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机械化程度高;
④科技投入,增产潜力大;(任意答出2点即可, 2分)
本题解析:(1)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水源等)和社会经济条件(矿产资源、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和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结合两地的实际,分析相同点和不同点。(2)沪宁杭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主要是资源和能源不足,故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分析,而大亚湾核电站位于珠三角对沪宁杭的发展无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也与缓解当地的资源、能源问题关系不大。(3)图示P岛为长江口的崇明岛,属于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冲积岛。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长江自西向东流,故水流向南岸偏,故南岸受流水侵蚀严重,而泥沙主要淤积于河流北岸,崇明岛主要作物上海的后备土地资源和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地,故主要从这些方面分析即可。(4)太湖平原由于所在纬度较东北平原地区,故光热资源充足,作物可一年三熟,而东北地区只能一年一熟。(5)根据表示的数据可计算两地的人均粮食产量,明显太湖平原较东北平原少,主要从太湖平原商品粮生产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受人口增长、城市化占用农业耕地和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和东北地区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即土地面积广阔、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机械化水平高,科技发展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区域地理的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区域概况,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注意答题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区域地理常规考点的分析思维的整理和归纳形成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C山脉地理事物两条分界线。
(2)填出图中地理事物名称:
水利枢纽④________;山脉F________。
(3)分析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4)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河北省现山西省分界线;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线;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分界线
(2)小浪底?贺兰山
(3)自然原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没有支流流入;
人为原因: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4)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多春旱(或旱涝),水资源缺乏;土壤多盐碱地,多风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联系。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中,设计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知识和技术,产品附加值高,营销阶段也需要投入知识和人才,所以附加值也高。而产品的加工阶段,需要投入的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技术含量低,所以附加值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中①地降水大于②地的原因是:(?)
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
B.①地为山地迎风坡,②地位于内陆盆地
C.①地受锋面控制,②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
小题2:②地的降水量:(?)
A.小于200mm
B.小于200mm
C.小于50mm
D.大于50mm
小题3:有关③、④、⑤所代表三条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最多国家的河流
B.③④注入印度洋
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D.⑤为内流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①地位于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受地形抬升,降水多;②位于内陆柴达木盆地,降水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图中的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分析,该地降水量小于50mm。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图中③为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④为长江,⑤为黄河,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长江黄河最终注入太平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迅速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成长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
材料二?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产业转型中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双突破。
材料三我国三大经济固位置示意图(图)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外,最重要的国际背景是?。
(2)改革开放以后,三大经济圈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4分)
(3)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当前东部地区转移出的产业主要特点?。这类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的影响有?(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