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25 17:04: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安徽省的简称是:
A.赣
B.皖
C.粤
D.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行政区。赣为江西省简称;粤为广东省简称;闽为福建省简称。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西北部分山系1550年—1700年冰川与现有冰川面积的变化情况,完成第18题。

图中所列山脉冰川面积变化率最大的是
A.阿尔泰山
B.天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我国的山岳冰川分布)。注意题目要求面积变化率。变化率=变化量/总面积。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1和图2,填表比较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每空1分,共8分)

项?目


省级行政区简称

?
气候类型
??
??
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
??等矿产资源丰富、原有工业基础好等
毗邻??特别行政区
改革开放?(早或晚)等


参考答案:粤?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煤?铁?香港?澳门?早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比较分析。图示甲表示辽宁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乙图为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故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比邻港澳,改革开放早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越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图1图2分别是1985-2004年我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在经、纬度上的动态变化轨迹图;图3是1985-2004年我国人口重心的空间变化轨迹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我国第二产业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在空间移动上的异同。(4分)
(2)据图判断产业重心移动幅度最小的产业类型,并从区位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信息,说出西南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区位优势。(4分)


参考答案:(1)同:向西南移动(2分)?异:第二产业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比人口重心大(2分)
(2)第一产业(2分)?第一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2分),而自然条件相对稳定(2分)
(3)人口重心向西南移动,说明其劳动力越来越丰富(2分);第二产业经济重心向西南移动,说明其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从而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经济重心位置的变化和人口重心位置的空间变化比较即可,注意判断异同点。(2)直接根据图1判断,主要从自然条件对三大产业的不同影响程度分析。(3)影响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区位因素可从市场、交通、劳动力和经济基础、旅游资源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并能结合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区域产业活动的区位选择的影响,注意结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据此回答7-8题。

小题1:下列关于川气东送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①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在湖北省境内线路最长?
②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避免了穿过长江?
③工程沿线自然带表现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④川气东送有利于改善沿线城市大气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2:川气东送干线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相交
A.宝成、京广、京九、京沪线
B.宝成、京广、陇海、京九线



C.南昆、焦柳、京广、京九线
D.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线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第7题,②结合该线路分布,西端主要沿长江北岸,而过武汉之后,进入长江以南,故一定穿过了长江;错误。③工程沿线的自然带为同一自然带内,且该线呈东西分布,不可能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纬度地带性的自然带呈南北更替。错误。
小题2:第8题,结合图示,该线没有穿过宝成线、陇海线、南昆线。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