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6:21:06
1、判断题 (14分)“富国强兵”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策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1)商鞅变法采取了哪些富国强兵的主要措施?请辨析这些措施的作用有哪些?(4分)
(2)王安石变法中采取了哪些富国强兵的主要措施?其作用与商鞅变法有何异同?(4分)
(3)近代戊戌变法中,富国强兵的措施有何时代特点?结果如何?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确认了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军功授爵。(2分)保障和促进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激发了秦人的作战能力,强大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使秦国成为“七雄”中的强国,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分)
(2)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等。(1分)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1分)商鞅变法成功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王安石变法由于触动大地主的利益而被终止。(2分)注: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依之有据,均可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
(3)向西方学习。政治民主化,经济资本主义工业化,军事西洋化。(2分)
结果失败。(1分)内因是中国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加之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根深蒂固的控制;(1分)外因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加剧。(2分)
本题解析:(1)本问题可以采用措施和作用一起回答的方法,一个措施带着一个作用。奖励耕战;军功授爵。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使秦国成为“七雄”中的强国,为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废井田,开阡陌,确认了土地私有制,也有利于秦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增强。
(2)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方田均税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保甲法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结果不同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商鞅变法成功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王安石变法由于触动大地主的利益而被终止。
(3)时代特点:向西方学习。实现中国近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资本主义工业化,军事西洋化。结果失败。原因包括:外因是列强的侵略;内因是封建势力的阻挠,再加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林则徐《四洲志》
D.顾炎武《日知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源在该书的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因此选择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入纳王命。”主张建立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