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6:15:33
1、判断题 中国古代某位书法家的创作风格是“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道劲而气概凛然,更有其人格魅力凝聚于其中”。该书法家的代表作是
A?B?C?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符合盛唐时期颜真卿的楷书特征,其著名的代表作是楷书《多宝塔碑》和行书《祭侄文稿》,尤其是《祭侄文稿》的创作体现了颜真卿的高尚品格,所以答案选C,A B两项书法作品分别是钟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D项是草书。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B.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
C.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D.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书圣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草圣张旭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诗圣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古人喜用官职指代名人说明
A.官本位文化影响深远
B.中国人称谓的复杂性
C.读书人倍受人们的尊重
D.科举文化渗透到生活领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两例(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4分)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3)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2分)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4分)
参考答案:(1)表现:孔子“仁”“以德治民”,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墨子“兼爱非攻”等。(答出2点即可得4分)
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
成长;封建专制集权政治(或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市民文化”的发展;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不利于中国“市民文化”与西方市民文化的交流、融合。(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信息: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或注重意境);风俗画开始出现。(2分)?
社会风貌:宋代重文,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2分)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队伍壮大。(2分)(答出“文化普及”也可得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