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6:15:33
1、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
——顾炎武《日知录》
——《中国古代史》
参考答案:(1)意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启蒙。亡国:朝代的更替;亡天下:统治者不施行仁义导致民不聊生(民族的衰亡)。保国:与百姓无关;保天下:每个人都有责任。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特点:通俗化,平民化。特征: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个性表现。
(3)原因: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关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
(4)“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最能体现中国画精髓的是
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油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构成了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显现东方审美情趣的独特的书法艺术。其演变的基本脉络是
①甲骨文 ②篆书 ③金文 ④楷书 ⑤隶书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③①②⑤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艺术内容上有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的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重大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世俗化的倾向主要是因为当时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选择A项。宋代的社会思潮主流是理学、社会上层是封建贵族、传统思想则为儒家思想,这三者都与世俗化相悖,因此BCD都可排除。
点评:宋代商品经济不断地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地装大的,反映市民阶层要求的文学艺术不断地出现。在文学上出现了宋词,越来越市民化,在绘画上出现了民间风情画,反映民众的生活;在经济上出现了市民娱乐的场所。西方同一时期也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艺术逐渐的世俗化。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汉字演变总趋势应是由繁到简,排除A;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这是最初文字的特点,排除C;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这是文人画的特点,排除D。故本题选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符合题干图片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