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6:15:33
1、判断题 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C.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
D.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材料中“文人画,寓文人之兴味也”说明作者认为文人画注重情感的表达,“西洋画,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说明作者认为西洋画注重思想情感的表达,故本题选择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回忆所学知识,很明显②、④符合题意,是正确的,故肯定C为本题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国书法艺术中的楷书和行书都是起源于
A.西汉
B.东汉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书圣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草圣张旭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诗圣杜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古人喜用官职指代名人说明
A.官本位文化影响深远
B.中国人称谓的复杂性
C.读书人倍受人们的尊重
D.科举文化渗透到生活领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文:(10分)?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备注:材料一是《兰亭序》,材料二是“张旭草书”)
请回答:
(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4分)
(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时期、唐代、宋代。(4分)
(2)特点:①魏晋时期:汉字发展成为自觉地书法艺术。(1分)②唐朝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高峰,草书、楷书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书法理论日益成熟。(1分)③宋代:书法艺术各具情态,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1分)
原因:①魏晋时期: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1分)②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当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1分)
③宋代: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多姿多彩。(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