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4:20:49
1、判断题 明清对外贸易
材料一 ?假使世界上有一种一本万利的交易,那就莫过于向中国进贡了。这并不是中国呆如木瓜,而是一种荣誉心和类 似父母或长兄、长姊,那种天下共主责任感的综合反应,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国的友邦失望。?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片板不许下海”,“不得私出海”?
——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清政府颁布《广东平定恩诏》,明确规定“广东近海,凡系飘洋私船照旧严禁。?
——屈大均《广东新语》
请回答:(9分)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万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
2)除材料一涉及内容外,明清时期还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同时期的西方实行了什么对外经济政策?(2分)
3)材料三中清初为什么要继续实行“飘洋私船照旧严禁”的政策?(1分)结合史实说明清朝的此项政策的变化。(2分)
参考答案:1)理解:这是一种有官方控制和垄断的 “朝贡贸易”。外国朝贡的同时可以附带货物进行贸易,政府以数倍的代价作为交换。(2分)
根源: 思想:儒家的礼,以礼待人、以礼服人。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
2)明清:海禁政策;西方: 重商主义;(2分)
3、原因: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1分)
康熙时因局势稳定,下令开禁,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贸易。随着西方势力渗透,对外政策逐渐收缩,乾隆时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 ]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
A.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B.土地兼并的盛行
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D.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这种现象反映了宋朝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因此选A。 B是反映现象而非根源;C与史实不符,国家授田制是土地国有制而非土地私有;D是土地兼并这种现象的影响而非根源。?
点评:封建土地私有制有两个特点:即土地私人所有(区别与西欧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土地可以买卖或转让。因为这个特点,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不可根治的弊病,封建政府的各种措施都不能真正抑制兼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依据材料可以看出,导致当时“田制为空久”的主要原因是
[? ]
A.封建政治腐败
B.土地兼并严重
C.土壤日益贫瘠
D.人口增长迅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