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7-08-09 13:55: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4%升至34%和69%。导致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自由主义政策
B.政府制定的政策
C.两次科技革命
D.对外扩张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要准确把握题干材料隐含的有效信息,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间正是两次科技革命时期。由于科技革命的出现,才促使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故选C。ABD说法都不是丛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的,因而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点评:两次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进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的增加,标志着进入到工业社会。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不包括(?)
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扩大经济往来
B.商业资本控制了手工生产
C.世界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欧洲同亚非之间的贸易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的贸易交流,引发了欧洲“商业革命”,推动了欧洲工厂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并非是商业资本控制手工业生产,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A C D三项符合欧洲“商业革命”的史实,答案选B项。
点评:本题的考查新航路开辟的间接影响即引起欧洲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大发现:荷、英、法等国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2)世界市场:新航路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欧洲社会发生巨大变革:①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模式发生变化;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注入欧洲,导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4)制度影响: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三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
——《侯官严氏丛刊》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请分析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材料二中李鸿章与森有礼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化:电力成为新能源,汽车、石油、电力等新兴工业出现;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影响:电气时代的到来和新交通工具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2)反映了李鸿章的观念较为保守,而森有礼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反映了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3)中学重等级和封建道德;西学重平等和近代法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4)思想文化成果:①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②民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宣传民主和科学,促成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的社会动力是
[? ]
A.瓦特勤奋好学,且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B.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大量的弊端
C.工业革命的展开需要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机器
D.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有浓厚的兴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是
A.都是岛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B.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C.都是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D.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殖民扩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