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3:55:30
1、判断题 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4%升至34%和69%。导致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自由主义政策
B.政府制定的政策
C.两次科技革命
D.对外扩张的推动
2、判断题 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不包括(?)
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扩大经济往来
B.商业资本控制了手工生产
C.世界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
D.欧洲同亚非之间的贸易扩大
3、判断题 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三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
——《侯官严氏丛刊》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9世纪晚期西方工业生产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请分析这些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材料二中李鸿章与森有礼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初我国在引进和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的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思想文化成果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的社会动力是
[? ]
A.瓦特勤奋好学,且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B.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大量的弊端
C.工业革命的展开需要便捷可用的动力驱动机器
D.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有浓厚的兴趣
5、判断题 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是
A.都是岛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B.是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
C.都是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D.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殖民扩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