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明治维新》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9 13:31:1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日本倒幕派之所以打败幕府军队,是由于
①倒幕派得到天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②倒幕派士气高昂,武器先进,战斗力较强?③大名与幕府决裂,参加对幕府的战斗?④西方列强保持中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明治维新之前倒幕派力量较之幕府军队相对弱小,其之所以打败幕府军队,是由于一方面倒幕力量代表了日本社会发展的方向,深受社会各界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幕府自身统治的衰落和腐朽,趋向瓦解,加之列强的中立态度也有助于倒幕力量的成功,故答案选①②③④D。
点评:日本倒幕运动之所以会取得成功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寻找原因,国内因素: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②大名、大商人、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③新政府废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④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而国际因素主要有:①西方列强宣布中立;②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现代化指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分为“原生型”和“传导型”,下列?各国中,属于“传导型”现代化国家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武士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另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将军的赏赐物,也被送进当铺,或是出卖求钱。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德川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把全国所有人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中。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是日本社会的封建统治阶级。各等级界限森严。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统治起了瓦解作用;统治阶级发生了分化,森严的等级制度被破坏,下级武士与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联盟关系,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请回答:
(1)日本能够顺利向西方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
(2)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有什么突出特点?(8分)
(3)材料二对戊戌维新作出了深刻的评析,你是怎样理解的?(5分)


参考答案:(1)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2分)
(2)经济:殖兴产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2分)政治:废除旧体制,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2分)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教育:进行教育改革,倡导“文明开化”,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2分)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2分)
(3)中国的封建政权依然存在,而日本则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刚踏上日本领土,势力较小,而戊戌维新时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狂潮,决不会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日本改革派的势力强大,而中国的维新派依靠清政府无实权的皇帝,自身力量非常弱小;再者日本的改革措施得力,中国的改革措施则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等。(其他言之有理也可。)(5分)


本题解析:(1)前提要从要政治方面进行回答,日本通过战争的手段推翻了幕府的统治;(2)第一个问题是要回答主要内容,学生可以依据教材进行回答,不要过细,第二个问题要从学习范围和方法方面思考,如日本学习的规模大,有选择的学习等;第(3)问实际上是从材料给出的角度认识两者成败的原因,一个是从国情上进行认识,中日国情不同;另一个是依靠力量也不一样。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治维新中,天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
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将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员直接管理
③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④将大名集中东京居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治维新中,天皇在政治上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②④三项均是其重要措施,同时宣告四民平等,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但天皇权威不可动摇,保留了浓厚的君主制色彩,所以③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治维新内容的识记能力,涉及对变法或维新运动内容的考查,具体措施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除了准确记忆每项具体内容之外,还应关注每项具体措施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仔细的分析,找出利弊。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