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7-08-08 16:07: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长时期的和平”是指美苏冷战期间以冷战的方式进行,没出现大规模的战争,故选D;A与题意无关,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冷战是在1946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应该排除D。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冷战政策的含义。冷战是二战后在美苏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美国对亚洲朝鲜的政策是“热战”的表现,不属于冷战的范畴。故选C。
点评:冷战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标志。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冷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冷战的背景、具体措施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方早报》发表的《60年家国:东亚冲突的历史溯源》一文指出:2010年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沿海周边突然成为安全焦点,是由于美国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在东亚介入了三场战争——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所导致的。美国介入东亚战争表明其 (  )
A.开始向东亚扩张势力,谋求亚太地区霸权
B.以朝鲜半岛为基地,控制东亚局势
C.以越南为基地,控制南太平洋地区
D.配合欧洲“冷战”,实施全球霸权战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错在“开始”的说法,美国在二战前就与日本争夺亚太地区霸权;BC理解片面化;D符合题意,美国介入东亚战争主要还是实施全球霸权战略。
点评: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校高三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二战后初期的美欧关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题举行了一次讨论。下列史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两极格局的确立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一步,反映的是欧洲要努力摆脱美国的控制,在两极格局中寻找安全感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其口号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