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6:07:47
1、判断题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长时期的和平”是指美苏冷战期间以冷战的方式进行,没出现大规模的战争,故选D;A与题意无关,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冷战是在1946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应该排除D。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不包括
A.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
B.支持联邦德国崛起
C.以联合国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D.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冷战政策的含义。冷战是二战后在美苏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美国对亚洲朝鲜的政策是“热战”的表现,不属于冷战的范畴。故选C。
点评:冷战是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为标志。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冷战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冷战的背景、具体措施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方早报》发表的《60年家国:东亚冲突的历史溯源》一文指出:2010年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沿海周边突然成为安全焦点,是由于美国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在东亚介入了三场战争——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所导致的。美国介入东亚战争表明其 ( )
A.开始向东亚扩张势力,谋求亚太地区霸权
B.以朝鲜半岛为基地,控制东亚局势
C.以越南为基地,控制南太平洋地区
D.配合欧洲“冷战”,实施全球霸权战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错在“开始”的说法,美国在二战前就与日本争夺亚太地区霸权;BC理解片面化;D符合题意,美国介入东亚战争主要还是实施全球霸权战略。
点评: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某校高三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二战后初期的美欧关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题举行了一次讨论。下列史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两极格局的确立
D.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下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一步,反映的是欧洲要努力摆脱美国的控制,在两极格局中寻找安全感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其口号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