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6:07:47
1、判断题 《新世纪头十年,地球未按照美国愿望转》中指出:“十年的经历至少说明了一点,地球并没有按照美国极右势力的愿望旋转。”这表明
[? ]
A.美国彻底失去了世界霸权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全球化形成
D.世界政治多极化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美、欧盟、日、俄、中是当今世界五大政治力量(如下图),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这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表现为五大政治力量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此时,为领导世界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包括(? )
①建立北约组织?
②推行马歇尔计划
③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④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①②④? B.②③④?C.③④?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注意题干要求,“此时”指二战结束不久;美国采取的“经济措施”。故①属于美国采取的军事措施;③世贸组织建立是1995年,时间不符合。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方早报》发表的《60年家国:东亚冲突的历史溯源》一文指出:2010年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沿海周边突然成为安全焦点,是由于美国在二战后的几十年中,在东亚介入了三场战争——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所导致的。美国介入东亚战争表明其 ( )
A.开始向东亚扩张势力,谋求亚太地区霸权
B.以朝鲜半岛为基地,控制东亚来源:91 考试网局势
C.以越南为基地,控制南太平洋地区
D.配合欧洲“冷战”,实施全球霸权战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错在“开始”的说法,美国在二战前就与日本争夺亚太地区霸权;BC理解片面化;D符合题意,美国介入东亚战争主要还是实施全球霸权战略。
点评: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对和谐的期待得到了广泛的赞同。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都详细阐述了类似的观点。柏林墙倒塌了,共产主义政权垮台了,美国将呈现出新的重要性,前共产主义的对手将参与“伙伴关系”和“重大的讨价还价”,维持和平和创造和平将被提到日程上。……世界最主要大学的校长否决了对一名从事安全研究的教授的任命,因为不再有此需要:“赞美神!我们不再研究战争,因为不再有战争。”
冷战结束时的异常欢欣时刻产生了和谐的错觉,它很快就被证明确实是错觉。世界变得不同于20世纪初了,但并不一定是更加和平。……在柏林墙倒塌五年之后,世界比冷战时代的任何五年都更频繁地听到“种族灭绝”一词。一个和谐世界的范式显然距离现实太遥远,它不能对后冷战世界作有用的指导。
一一摘编自(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评析材料中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和谐、和平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观点一,冷战结束后,世界会出现和谐、和平的局面。冷战结束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不会遇到像苏联那样的对手,军备竞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大了。大国关系的重心由军事领域转向以竞争和协调为主要内容的经济领域,在世界进步力量的推动下,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来临,各国间的人员、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已经连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12分)
观点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一定更加和谐、和平。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被美苏矛盾掩盖、压制的地区矛盾开始突显,并和领土争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宗教纷争等问题相互交织。局部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冷战时期明显增多,这对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冷战结束以后,虽然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苏联解体了,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却更多地采取干涉政策,并加紧推行其霸权主义。(12分)
本题解析:
首先注意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前共产主义的对手将参与“伙伴关系”和“重大的讨价还价”,维持和平和创造和平将被提到日程上” ,“一个和谐世界的范式显然距离现实太遥远,它不能对后冷战世界作有用的指导”。然后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如果是观点一,冷战结束后,世界会出现和谐、和平的局面,那么就围绕冷战结束后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回答;如果是观点二,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一定更加和谐、和平,那么就围绕冷战结束后不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回答。
点评:开放性评述题的特点之一是评价的对象不是具体的历史事物或历史现象,而是历史观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历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借古鉴今,只有正确的历史观点才能发挥借鉴作用,如果是错误的历史观点,很可能导致谬种流传。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再“评论”。这类题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其开放的评分标准。这类题评分标准一般采用SOLO分类评价法。它是一种以测量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通过划定学生回答的不同等级,分析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所达到的思维高度,从而达到新课标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的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