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5:48:01
1、判断题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涌现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③工商市镇蓬勃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判断题 (13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同一个符号,走近它,可以领略那些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主要表现?(2分)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日缎,方空日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生产关系方面出现的新现象。(2分)
材料三:《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美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
——摘编自中国网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有什么危害?(2分)?
材料四:第一阶段:提出了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第二阶段:明确提出: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第三阶段:“以企业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营制”。
——摘编自赵海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发生在哪个重大历史事件之后?(2分)
(5)结合上海世博会主题,谈谈你对厦门城市建设的提议。(2分)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尚书-洪范》
? 材料二 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周礼-天官》
? 材料三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综合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